

















四川省冶金机械厂是一家以冶金设备制造为主的国有企业,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四川省冶金配件厂,原隶属于四川省冶金厅,现为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该厂在2000年左右时进行了重组,主体搬迁其他地方,现有的厂区已荒废多年。
成都的阳光总是炽烈(40度),斜照进四川冶金机械厂废弃的车间时,将斑驳的墙面拉出长长的影子。生锈的龙门吊像巨兽的骸骨,凝固在半空;破碎的玻璃窗后,褪色的安全生产标语早已字迹模糊,只有风穿过的呜咽声,还在讲述着这里曾经的喧嚣。
这座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工厂,曾是四川省的重点建设工程。鼎盛时期,上千名工人在这里挥汗如雨,轧钢机的轰鸣声昼夜不息,产出的冶金设备支撑起西南地区相关工业。
如今,厂区早已被野草和藤蔓侵占。控制室的仪表盘蒙着厚厚的灰尘,操作台上还散落着半本泛黄的《机械维修手册》;食堂的搪瓷碗摞在积水的灶台上,碗底残留的菜汤早已干涸成褐色的印记。偶尔有放学的孩子翻过围墙,在生锈的管道间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惊起一群麻雀,掠过坍塌的屋顶,消失在暮色中。
拍摄于2025年8月成都市新都区,户外气温约40度,倒数第2张照片有惊喜
成都的阳光总是炽烈(40度),斜照进四川冶金机械厂废弃的车间时,将斑驳的墙面拉出长长的影子。生锈的龙门吊像巨兽的骸骨,凝固在半空;破碎的玻璃窗后,褪色的安全生产标语早已字迹模糊,只有风穿过的呜咽声,还在讲述着这里曾经的喧嚣。
这座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工厂,曾是四川省的重点建设工程。鼎盛时期,上千名工人在这里挥汗如雨,轧钢机的轰鸣声昼夜不息,产出的冶金设备支撑起西南地区相关工业。
如今,厂区早已被野草和藤蔓侵占。控制室的仪表盘蒙着厚厚的灰尘,操作台上还散落着半本泛黄的《机械维修手册》;食堂的搪瓷碗摞在积水的灶台上,碗底残留的菜汤早已干涸成褐色的印记。偶尔有放学的孩子翻过围墙,在生锈的管道间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惊起一群麻雀,掠过坍塌的屋顶,消失在暮色中。
拍摄于2025年8月成都市新都区,户外气温约40度,倒数第2张照片有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