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又曝大瓜了!水电气表“跑得快”乱象被点名,直接用了“乱象”俩字,可见问题有多严重。有网友吐槽:“刚发工资,一看账单,电费比我工资涨得还快!”更离谱的是,有些地方用电量竟然能超过发电量,这操作,牛顿看了都得摇头。一、“表跑得快”到底有多离谱?
央视调查发现,2024年一季度,全国12315平台关于水电气计量的投诉暴涨37%。重庆一位李阿姨发现,自家燃气表每月莫名其妙多跑10-15立方米,找燃气公司理论,对方一句“你家漏气吧”就给打发了。结果一查,表本身就有问题!还有柳州一位市民换了新燃气表后,17天用气量=过去两个月,气得直接投诉。燃气公司解释:“老表走得慢,新表更准。”但消费者感受就一句话——“钱包被精准收割”。二、为什么“智能表”反而更坑?
以前的老式机械表,用几十年都不坏,数据一目了然。现在换成电子智能表,美其名曰“远程抄表”“实时监控”,结果呢?数据全在厂商手里,用户根本没法核对。更骚的是,电子表寿命只有5-8年,机械表能用二三十年。这意味着啥?每隔几年就得换新表,成本最后还是用户买单!而且,智能表的“误差范围”比机械表大,国家标准允许3%-5%的误差,全国几亿家庭,每家多算5%,这笔钱加起来……不敢想。三、谁在操控我们的“民生命脉”?
水电气公司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自查自纠?别逗了!重庆燃气被罚了N次,照样一边道歉一边继续“收智商税”。更可怕的是,垄断行业缺乏监管。市场监管、住建、能源局各管一段,结果就是“九龙治水,越治越乱”。昆明倒是搞了个跨部门联合检查+信用积分制度,发现计量问题不光罚款,还影响企业信用评级,效果不错。四、普通人怎么防“偷跑”?
1. 查账单,对比历史数据,如果用量突然暴增,别急着交钱,先投诉!
2. 要求第三方检测,如果怀疑表有问题,可以找质监部门校验,有问题能退费。
3. 推动市场化竞争,如果能像选手机运营商一样选供电公司,企业还敢乱来?
科技本该让生活更透明,而不是让垄断企业更方便割韭菜。如果连“用了多少电”都要靠猜,那所谓的“智能化”不过是一场高级PUA罢了。
央视调查发现,2024年一季度,全国12315平台关于水电气计量的投诉暴涨37%。重庆一位李阿姨发现,自家燃气表每月莫名其妙多跑10-15立方米,找燃气公司理论,对方一句“你家漏气吧”就给打发了。结果一查,表本身就有问题!还有柳州一位市民换了新燃气表后,17天用气量=过去两个月,气得直接投诉。燃气公司解释:“老表走得慢,新表更准。”但消费者感受就一句话——“钱包被精准收割”。二、为什么“智能表”反而更坑?
以前的老式机械表,用几十年都不坏,数据一目了然。现在换成电子智能表,美其名曰“远程抄表”“实时监控”,结果呢?数据全在厂商手里,用户根本没法核对。更骚的是,电子表寿命只有5-8年,机械表能用二三十年。这意味着啥?每隔几年就得换新表,成本最后还是用户买单!而且,智能表的“误差范围”比机械表大,国家标准允许3%-5%的误差,全国几亿家庭,每家多算5%,这笔钱加起来……不敢想。三、谁在操控我们的“民生命脉”?
水电气公司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自查自纠?别逗了!重庆燃气被罚了N次,照样一边道歉一边继续“收智商税”。更可怕的是,垄断行业缺乏监管。市场监管、住建、能源局各管一段,结果就是“九龙治水,越治越乱”。昆明倒是搞了个跨部门联合检查+信用积分制度,发现计量问题不光罚款,还影响企业信用评级,效果不错。四、普通人怎么防“偷跑”?
1. 查账单,对比历史数据,如果用量突然暴增,别急着交钱,先投诉!
2. 要求第三方检测,如果怀疑表有问题,可以找质监部门校验,有问题能退费。
3. 推动市场化竞争,如果能像选手机运营商一样选供电公司,企业还敢乱来?
科技本该让生活更透明,而不是让垄断企业更方便割韭菜。如果连“用了多少电”都要靠猜,那所谓的“智能化”不过是一场高级PUA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