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8月我国挖掘机销量达到14647台,同比增长11.8%。其中,国内销量为6694台,同比增长18%;出口量为7953台,同比增长7%。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的核心设备,2023年挖掘机销量占到了整个工程机械产品的37%,是第一大机械设备,挖掘机的销量数据基本上就反映了基建行业的景气度变化。
2023年国产品牌挖掘机市场份额高达87%,这其中三一重工更是以近30%的份额稳居第一,其次是徐工、科特彼勒、柳工等。所以,三一重工销量数据的变化,也代表了挖掘机行业景气度的变化。
恒立液压的硬核逻辑。
第一,寡头优势。恒立液压是液压零部件龙头,核心产品就是液压油缸、液压泵、液压阀等,是工程机械、海洋装备、石油机械等核心配件。
从营收结构看,2023年公司液压油缸营收占比为52%,液压泵阀占比为36%,成为公司两大利润来源。
从市场竞争格局看,由于液压件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全球市场份额依然掌握在海外巨头手中,比如2022年博世力士乐以23%的全球份额稳居第一,其次是丹佛斯、川崎重工等,恒立液压全球份额仅有4%。但作为国产替代的标杆,公司在国内市占率呈现寡头地位,2023年挖掘机油缸国内市占率超过了60%绝对市占率第一,小挖泵市占率同样也超过了50%。
并且,公司的核心客户涵盖了三一重工、徐工、柳工、小松等核心整机厂。充分受益于挖掘机复苏,稀缺优势很明显。
第二,业绩反转。
尽管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新一轮周期波动,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2022年业绩下滑幅度超过了50%。但是恒立液压却表现的相对抗周期,公司净利润只在2022年小幅下滑了13%,其余年份依然是大幅增长的。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9亿,同比增长0.7%,别看增幅小,在一季度增速下滑下,第二季度直接实现了反转,这也体现了行业回暖的信号。
盈利能力方面,恒立液压也同样强悍,2021年以来公司的毛利率一直在42%左右不变。要知道在大的行业周期下,降价是核心手段,比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这轮光伏降价潮,同样也导致了业绩端的亏损。
但是恒立液压毛利率并未变化,说明公司在周期中并没有采取降价策略,而是通过一定的提高费用来稳住应收,从净利率小幅下滑中体现出来。
另外,从季度数据看,公司业绩出现了反转,同业的毛利率也从一季度的40%回升到了二季度的41.6%,盈利能力也在回升。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的核心设备,2023年挖掘机销量占到了整个工程机械产品的37%,是第一大机械设备,挖掘机的销量数据基本上就反映了基建行业的景气度变化。
2023年国产品牌挖掘机市场份额高达87%,这其中三一重工更是以近30%的份额稳居第一,其次是徐工、科特彼勒、柳工等。所以,三一重工销量数据的变化,也代表了挖掘机行业景气度的变化。
恒立液压的硬核逻辑。
第一,寡头优势。恒立液压是液压零部件龙头,核心产品就是液压油缸、液压泵、液压阀等,是工程机械、海洋装备、石油机械等核心配件。
从营收结构看,2023年公司液压油缸营收占比为52%,液压泵阀占比为36%,成为公司两大利润来源。
从市场竞争格局看,由于液压件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全球市场份额依然掌握在海外巨头手中,比如2022年博世力士乐以23%的全球份额稳居第一,其次是丹佛斯、川崎重工等,恒立液压全球份额仅有4%。但作为国产替代的标杆,公司在国内市占率呈现寡头地位,2023年挖掘机油缸国内市占率超过了60%绝对市占率第一,小挖泵市占率同样也超过了50%。
并且,公司的核心客户涵盖了三一重工、徐工、柳工、小松等核心整机厂。充分受益于挖掘机复苏,稀缺优势很明显。
第二,业绩反转。
尽管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新一轮周期波动,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2022年业绩下滑幅度超过了50%。但是恒立液压却表现的相对抗周期,公司净利润只在2022年小幅下滑了13%,其余年份依然是大幅增长的。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9亿,同比增长0.7%,别看增幅小,在一季度增速下滑下,第二季度直接实现了反转,这也体现了行业回暖的信号。
盈利能力方面,恒立液压也同样强悍,2021年以来公司的毛利率一直在42%左右不变。要知道在大的行业周期下,降价是核心手段,比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这轮光伏降价潮,同样也导致了业绩端的亏损。
但是恒立液压毛利率并未变化,说明公司在周期中并没有采取降价策略,而是通过一定的提高费用来稳住应收,从净利率小幅下滑中体现出来。
另外,从季度数据看,公司业绩出现了反转,同业的毛利率也从一季度的40%回升到了二季度的41.6%,盈利能力也在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