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抟泥化万物|穿越6000年:古埃及如何用“泥土”书写永恒?
2025年4月29日至8月31日,深圳博物馆联合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推出特展“抟泥化万物——古代东西方文明中的陶瓷艺术”,于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馆)正式举办。展览汇聚来自地中海、西亚、南亚及东南亚的陶瓷珍品共计267件/套,呈现出一场贯穿六千年文明交融的陶艺盛宴。
展品涵盖从古埃及尼罗河畔的费昂斯工艺,到爱琴海地区的彩绘陶瓶;从西亚古国的釉陶砖瓦,到影响深远的三彩陶瓷。观众不仅可欣赏泰国班清文化漩涡纹陶罐中以“绳纹”表达的自然韵律,也可透过阿富汗人物陶器上的衣饰细节,解读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这些陶瓷以多样的造型、绚丽的纹饰和独特的烧制技艺,彰显出各个时代与地域的文化气质与艺术创造力。
本期推文将带您聚焦展览的地中海板块,首先走进古埃及——这一以陶为载体的早期文明中心。
?文明枢纽: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100年建立起统一的集权王国。法老借助神权统治巩固政权,并通过金字塔等巨型建筑,将王权的神性视觉化。陶器在古埃及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业与建筑,更在宗教仪式中扮演关键角色。作为东地中海地区的文明枢纽,埃及的制陶技术也通过贸易与军事活动传播至两河流域、爱琴海等地,成为早期跨区域工艺交流的典范。
?费昂斯(Faience):古埃及的“仿宝石”工艺
费昂斯是一种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饰有鲜艳釉层的非黏土质陶瓷材料,为古埃及最具代表性的硅酸盐工艺之一。早在公元前五千纪,两河流域与埃及地区已率先烧制出蓝绿色费昂斯器皿,其颜色很可能模仿了需远途贸易获得的青金石与绿松石等珍贵宝石。
费昂斯多用于制作护身符、祭祀神像与建筑装饰。约在西周早中期(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该技术经欧亚草原传入黄河流域,经本土化改良后,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代玻璃工艺的诞生。
? 本文为「抟泥化万物」系列展品解读第一期:古埃及篇。
#看展分享#带你去逛博物馆 #抟泥化万物 #陶瓷艺术 #艺术展 #陶器 #埃及 #东西方文明 #古代生活美学 #深圳博物馆
2025年4月29日至8月31日,深圳博物馆联合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推出特展“抟泥化万物——古代东西方文明中的陶瓷艺术”,于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馆)正式举办。展览汇聚来自地中海、西亚、南亚及东南亚的陶瓷珍品共计267件/套,呈现出一场贯穿六千年文明交融的陶艺盛宴。
展品涵盖从古埃及尼罗河畔的费昂斯工艺,到爱琴海地区的彩绘陶瓶;从西亚古国的釉陶砖瓦,到影响深远的三彩陶瓷。观众不仅可欣赏泰国班清文化漩涡纹陶罐中以“绳纹”表达的自然韵律,也可透过阿富汗人物陶器上的衣饰细节,解读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这些陶瓷以多样的造型、绚丽的纹饰和独特的烧制技艺,彰显出各个时代与地域的文化气质与艺术创造力。
本期推文将带您聚焦展览的地中海板块,首先走进古埃及——这一以陶为载体的早期文明中心。
?文明枢纽: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100年建立起统一的集权王国。法老借助神权统治巩固政权,并通过金字塔等巨型建筑,将王权的神性视觉化。陶器在古埃及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业与建筑,更在宗教仪式中扮演关键角色。作为东地中海地区的文明枢纽,埃及的制陶技术也通过贸易与军事活动传播至两河流域、爱琴海等地,成为早期跨区域工艺交流的典范。
?费昂斯(Faience):古埃及的“仿宝石”工艺
费昂斯是一种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饰有鲜艳釉层的非黏土质陶瓷材料,为古埃及最具代表性的硅酸盐工艺之一。早在公元前五千纪,两河流域与埃及地区已率先烧制出蓝绿色费昂斯器皿,其颜色很可能模仿了需远途贸易获得的青金石与绿松石等珍贵宝石。
费昂斯多用于制作护身符、祭祀神像与建筑装饰。约在西周早中期(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该技术经欧亚草原传入黄河流域,经本土化改良后,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代玻璃工艺的诞生。
? 本文为「抟泥化万物」系列展品解读第一期:古埃及篇。
#看展分享#带你去逛博物馆 #抟泥化万物 #陶瓷艺术 #艺术展 #陶器 #埃及 #东西方文明 #古代生活美学 #深圳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