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士康强势入局储能,“代工之王”要再造一个“新富士康”?】
10月21日,全球代工巨头富士康在郑州正式发布储能品牌“富储科能”,宣告其储能业务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这不仅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突破“代工依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落子,也为本已火热的储能赛道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制造基因赋能,主打“安全”与“超大容量”
富士康入局储能的底气,源于其40余年积累的精密制造与全球供应链管控能力。其位于郑州的储能基地规划年产能3GWh,目标直指“全球首个储能灯塔工厂”。高柔性产线兼容方壳、刀片、软包等不同电池形态,同时兼容大储、工商储的代工服务。?
产品层面,富士康重点推出了“能量巨兽”9.37MWh集装箱系统,容量较行业标准提升87%。?️
为打消客户顾虑,富士康还为产品配套了3500万元商业综合险,并推出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等模式,降低用户初始投资门槛。?
?为何是储能?代工帝国的突围之战
对富士康而言,进军储能是其“3+3”转型战略的关键一环。?
长期以来,富士康深陷“代工依赖”,毛利率常年低于5%。随着消费电子市场见顶及苹果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寻找新增长曲线迫在眉睫。储能设备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特性,与富士康的制造基因高度契合,其全球200多家工厂本身也是储能的优质内需场景。?
⚠️是破局者还是内卷推手?挑战犹存
尽管优势明显,但富士康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电芯作为储能系统核心,目前仍依赖外部采购。在头部电芯厂商订单排期至2026年的背景下,其供应链稳定性面临考验。
?储能是一场长达10-15年的“长跑”,对持续运维服务能力要求极高。富士康传统代工模式能否顺利转型为长期服务模式,仍需时间检验。
?行业已深陷价格战,当前储能系统价格已降至约0.5元/Wh的历史低点。若富士康仅凭成本优势参与低价竞争,恐将加剧行业“内卷”,而非推动价值升级。
这家制造巨头能否真正将“代工基因”转化为“储能服务能力”,在未来三年将是关键考验。储能行业的“天”会不会变,最终要看富士康是选择成为以技术和安全驱动行业升级的“鲶鱼”,还是又一个凭借规模优势参与红海厮杀的“巨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你认为富士康能成功吗?
? “安全”和“价格”,你更看重哪个?
10月21日,全球代工巨头富士康在郑州正式发布储能品牌“富储科能”,宣告其储能业务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这不仅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突破“代工依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落子,也为本已火热的储能赛道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制造基因赋能,主打“安全”与“超大容量”
富士康入局储能的底气,源于其40余年积累的精密制造与全球供应链管控能力。其位于郑州的储能基地规划年产能3GWh,目标直指“全球首个储能灯塔工厂”。高柔性产线兼容方壳、刀片、软包等不同电池形态,同时兼容大储、工商储的代工服务。?
产品层面,富士康重点推出了“能量巨兽”9.37MWh集装箱系统,容量较行业标准提升87%。?️
为打消客户顾虑,富士康还为产品配套了3500万元商业综合险,并推出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等模式,降低用户初始投资门槛。?
?为何是储能?代工帝国的突围之战
对富士康而言,进军储能是其“3+3”转型战略的关键一环。?
长期以来,富士康深陷“代工依赖”,毛利率常年低于5%。随着消费电子市场见顶及苹果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寻找新增长曲线迫在眉睫。储能设备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特性,与富士康的制造基因高度契合,其全球200多家工厂本身也是储能的优质内需场景。?
⚠️是破局者还是内卷推手?挑战犹存
尽管优势明显,但富士康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电芯作为储能系统核心,目前仍依赖外部采购。在头部电芯厂商订单排期至2026年的背景下,其供应链稳定性面临考验。
?储能是一场长达10-15年的“长跑”,对持续运维服务能力要求极高。富士康传统代工模式能否顺利转型为长期服务模式,仍需时间检验。
?行业已深陷价格战,当前储能系统价格已降至约0.5元/Wh的历史低点。若富士康仅凭成本优势参与低价竞争,恐将加剧行业“内卷”,而非推动价值升级。
这家制造巨头能否真正将“代工基因”转化为“储能服务能力”,在未来三年将是关键考验。储能行业的“天”会不会变,最终要看富士康是选择成为以技术和安全驱动行业升级的“鲶鱼”,还是又一个凭借规模优势参与红海厮杀的“巨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你认为富士康能成功吗?
? “安全”和“价格”,你更看重哪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