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聊了对销量最直接的 influencer marketing,这一篇开始我会分享一些我做过的线下营销手段以及我得到的收获
今天先结合我的经历,讲讲CES
从 2023 年起,我连续去了三年CES(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
大家知道我的快充产品Panini101是2024 年10月才完成量产正式量产开卖的
那么在没产品、没展位的前两年,我为什么要去?
答案是:去找反馈、看行情、练故事、交朋友
那两年我每次都带着一沓印着 brand vision + 产品概念 + 联系方式的flyer逢人就讲。这个办法虽然有低成本有有效,但也并非百利无害,比如国内某一线潮充品牌今年发布的新品快充的概念渲染跟我23年在CES发的Flyer上产品渲染相似度高达95% 见图2、3大概是我的Flyer飞去给人家带来些启发?
2年亲身感受让我彻底“祛魅”了 CES:
• ❌ 如果你的目的是卖货,它不是面向消费者的展会,很难直接带来 to C 转化
• ⚖️ 如果你的目的是进大线下渠道,CES性价比着实一般
• ❌ 如果你的目的是提升品牌海外知名度,但预算不够多展位不fancy,不沾边每年的热门类目/科技,就没啥曝光
我看到太多小品牌大费周章去一趟没有激起任何水花。所以当 2025 年我有了产品参展时,果断没选 CES,而是选择把?花到了更适合的展会和线下手段上
下面分享一个今年我们作为小品牌巧用CES的方法
1.团队成员用业内公司的?门票入场
2.每人背一包“小羊毛”(品牌小周边)分头出击,看人群特征快速判断目标对象,直接交换社媒关注
3.展会期间在社媒上同步覆盖会场location推送自己的产品内容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展位也能有很大收获,毕竟也难得有把这么一大帮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的人凑在一起的地方。甚至学生票开放的最后一天是更好的品牌涨粉机会
当然,现场的follow也可能会回头就取关,能让人们关注了就不想走甚至消费,还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内容铺垫。我能分享的也只是能给让小品牌参考的不按常规出牌的思路,在这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中没有捷径可言
下一篇聊聊只有人在美国本土才能做的线下marketing手段-host或参加local event/party
#出海 #品牌营销 #CES #CES2025 #创业思维
今天先结合我的经历,讲讲CES
从 2023 年起,我连续去了三年CES(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
大家知道我的快充产品Panini101是2024 年10月才完成量产正式量产开卖的
那么在没产品、没展位的前两年,我为什么要去?
答案是:去找反馈、看行情、练故事、交朋友
那两年我每次都带着一沓印着 brand vision + 产品概念 + 联系方式的flyer逢人就讲。这个办法虽然有低成本有有效,但也并非百利无害,比如国内某一线潮充品牌今年发布的新品快充的概念渲染跟我23年在CES发的Flyer上产品渲染相似度高达95% 见图2、3大概是我的Flyer飞去给人家带来些启发?
2年亲身感受让我彻底“祛魅”了 CES:
• ❌ 如果你的目的是卖货,它不是面向消费者的展会,很难直接带来 to C 转化
• ⚖️ 如果你的目的是进大线下渠道,CES性价比着实一般
• ❌ 如果你的目的是提升品牌海外知名度,但预算不够多展位不fancy,不沾边每年的热门类目/科技,就没啥曝光
我看到太多小品牌大费周章去一趟没有激起任何水花。所以当 2025 年我有了产品参展时,果断没选 CES,而是选择把?花到了更适合的展会和线下手段上
下面分享一个今年我们作为小品牌巧用CES的方法
1.团队成员用业内公司的?门票入场
2.每人背一包“小羊毛”(品牌小周边)分头出击,看人群特征快速判断目标对象,直接交换社媒关注
3.展会期间在社媒上同步覆盖会场location推送自己的产品内容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展位也能有很大收获,毕竟也难得有把这么一大帮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的人凑在一起的地方。甚至学生票开放的最后一天是更好的品牌涨粉机会
当然,现场的follow也可能会回头就取关,能让人们关注了就不想走甚至消费,还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内容铺垫。我能分享的也只是能给让小品牌参考的不按常规出牌的思路,在这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中没有捷径可言
下一篇聊聊只有人在美国本土才能做的线下marketing手段-host或参加local event/party
#出海 #品牌营销 #CES #CES2025 #创业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