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我们聊了员工本人或亲友同时又是供应商怎么查,介绍的方法一经查实就可以直接查处违规。
但有些员工会使用入职资料未显示的家人、发小、邻居等身份开立公司,又或者干脆和现有供应商勾结,利益往来可能不是通过转账,而是现金,甚至是物品或者服务。
这就很难查,因为企业内审不比公安机关,手段十分有限,过激的审计行为稍不留神就踩了法律红线。
那就无处可查吗?也不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分析程序锁定目标,只要发现痕迹再结合其他程序(比如邀请他来会议室做客,聊聊工作中值得开心的事情)联合坐实舞弊。
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些分析程序。
员工其他亲友是供应商
员工用入职资料未显示的家人、邻居、发小、同学身份开立公司,这样的社会关系地址、姓名存在关联。
先拿到供应商库查看权限以及供应商合同及附件等,这里面可能会存档供应商负责人的身份内容,和员工身份比对。
1)户籍/身份证地址:
如果是家人关系(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地址可能就是同一户;如果是邻居、发小,地址门牌号可能相邻;如果是同学(主要是小学、中学),可能为同一县区,特别是员工在外地小县城长大,到一线城市工作,供应商却很巧的来自同一个小县城,这种也值得怀疑。
但很多人办过户籍迁移,身份证地址会变,光查地址可能查不全。这时可以用身份证号辅查,因为身份证号是不会变的。
2)身份证号:身份证号第1、2位代表省,第3、4位表示市,第5、6位表示县、区。身份证号前六位相同,代表出生县区相同,审查方法同上。
3)姓名:中国人的取名方式是能看出一些东西的。两个人是兄弟姐妹,取名可能只换其中一个字,比如供应商叫刘二伟,负责员工叫刘大伟,这种也高度怀疑。
员工和现有供应商勾结(之前互不认识)
1)举报渠道
只有金钱关系的,转账记录是直接证据。但这类证据比较私密,审计人员无法获得,强行逼要容易踩法律红线。但审计有一个强有力武器——举报渠道,很多举报人会直接向你提供转账记录。所以举报渠道的建立完善是审监部门建设和查处舞弊的重要一环。
2)围串标
之前我们有一篇介绍如何审计围串标,结合审计结果如果证明某一标的存在围串标,那么负责招采的人员就很值得怀疑。毕竟审计部门是非专业招采人员且未参与招标过程,为什么审计人员能轻易发现,而招采人员却未察觉一丝。
分析方式很多,篇幅限制无法一一介绍,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但有些员工会使用入职资料未显示的家人、发小、邻居等身份开立公司,又或者干脆和现有供应商勾结,利益往来可能不是通过转账,而是现金,甚至是物品或者服务。
这就很难查,因为企业内审不比公安机关,手段十分有限,过激的审计行为稍不留神就踩了法律红线。
那就无处可查吗?也不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分析程序锁定目标,只要发现痕迹再结合其他程序(比如邀请他来会议室做客,聊聊工作中值得开心的事情)联合坐实舞弊。
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些分析程序。
员工其他亲友是供应商
员工用入职资料未显示的家人、邻居、发小、同学身份开立公司,这样的社会关系地址、姓名存在关联。
先拿到供应商库查看权限以及供应商合同及附件等,这里面可能会存档供应商负责人的身份内容,和员工身份比对。
1)户籍/身份证地址:
如果是家人关系(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地址可能就是同一户;如果是邻居、发小,地址门牌号可能相邻;如果是同学(主要是小学、中学),可能为同一县区,特别是员工在外地小县城长大,到一线城市工作,供应商却很巧的来自同一个小县城,这种也值得怀疑。
但很多人办过户籍迁移,身份证地址会变,光查地址可能查不全。这时可以用身份证号辅查,因为身份证号是不会变的。
2)身份证号:身份证号第1、2位代表省,第3、4位表示市,第5、6位表示县、区。身份证号前六位相同,代表出生县区相同,审查方法同上。
3)姓名:中国人的取名方式是能看出一些东西的。两个人是兄弟姐妹,取名可能只换其中一个字,比如供应商叫刘二伟,负责员工叫刘大伟,这种也高度怀疑。
员工和现有供应商勾结(之前互不认识)
1)举报渠道
只有金钱关系的,转账记录是直接证据。但这类证据比较私密,审计人员无法获得,强行逼要容易踩法律红线。但审计有一个强有力武器——举报渠道,很多举报人会直接向你提供转账记录。所以举报渠道的建立完善是审监部门建设和查处舞弊的重要一环。
2)围串标
之前我们有一篇介绍如何审计围串标,结合审计结果如果证明某一标的存在围串标,那么负责招采的人员就很值得怀疑。毕竟审计部门是非专业招采人员且未参与招标过程,为什么审计人员能轻易发现,而招采人员却未察觉一丝。
分析方式很多,篇幅限制无法一一介绍,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