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个案例:
上周参加了CHCC2025第26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在展会上,遇到一款产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一眼就识别出了这个品是二类医疗器械,但和现场的参展人员沟通后,参展人员对产品并不熟悉。展会结束后,出于好意,我联系了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了他这个产品的情况,他一口咬定说自己的产品不属于医疗器械,出于礼貌,没有过多的辩解。那好吧,既然是这样,一切就随缘吧。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 “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10年内不受理许可申请;相关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终身禁业!
祝好运吧!
上周参加了CHCC2025第26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在展会上,遇到一款产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一眼就识别出了这个品是二类医疗器械,但和现场的参展人员沟通后,参展人员对产品并不熟悉。展会结束后,出于好意,我联系了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了他这个产品的情况,他一口咬定说自己的产品不属于医疗器械,出于礼貌,没有过多的辩解。那好吧,既然是这样,一切就随缘吧。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 “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10年内不受理许可申请;相关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终身禁业!
祝好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