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时间:2025.10.17——2026.1.18
10:30-19:30(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BAC社区 B131 gallery
本次展览缘起于一门课程《内容与策展》——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内容谱系工作室发起,以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二十年累积的万余件海报档案与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海报馆藏为“矿”,联动杭州 BAC 社区及在地艺术生态,这场教学行动尝试将“档案”重新敞开,思考海报如何:重新观看、创造编目、构造话语、激发创作以及社会动员?
我们以18个“子集”为研究“线索”,抽取其中7个“符码”为展览的临时性话语构造——手势、眼睛、爱心、圆、红绿、文本、视幻觉。由海报的视觉第一性“图形符号”入手,在教学中展开系列动作:编码入库、构形测绘、议题探讨、表意创建、媒介锚定、观念剖析等,在微距和远景间往来观复,形式和观念间“解码”海报的表意传达效率和意义运作系统。
“手势”:剥离语义冗余,五指即语法,跨境而不译。
“眼睛”:从单目到复眼,观看的器官反被观看,知觉折返为象征。
“爱心”:两条弧线将心肌抽象为公约符号,使情感获得匿名流通。
“圆”:零与全同形,边界即中心,宇宙被压缩至一条周长。
“文本”:字符挣脱图像脚注,以语言性优先,宣告阅读对观看的篡位。
“红绿”:补色互激,波长对立在平面中的和解、共享与振颤。
“视幻觉”: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课程的另一个任务:把海报从档案的“琥珀态”中撬出,返回其最初被创作与传播的十字街头;让固态记忆重新溶于现场,在陌生人流与陌生语境中结晶为新的公共经验,从而启动:历史的再回访、内容的再生产、社会的再链接。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
承办:BAC 艺术社区 Brita 131 Gallery
合作机构:巴塞尔艺术与设计学院 FHWN、巴塞尔海报馆藏总策划:姜珺
策展团队:刘益红、虞琼洁、蔡文超
展览合作团队:迈克尔·伦纳、贝内迪克特·雅吉、蔡哲晔、菲利普·梅斯纳
展览研究团队:22 级内容谱系工作室
展览执行团队:钱蔚、朱煜宁、华宏梁、梁秋怡
展览图解设计:赵明轩、赵崇浩
展览视频编辑:陈懿、马昊鸣
展览空间设计:贾晓旭、刘亦池
展览视觉设计:虞琼洁、梁青青
#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中国美术学院 #海报设计展 #杭州看展 #小红书艺术发光计划
10:30-19:30(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BAC社区 B131 gallery
本次展览缘起于一门课程《内容与策展》——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内容谱系工作室发起,以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二十年累积的万余件海报档案与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海报馆藏为“矿”,联动杭州 BAC 社区及在地艺术生态,这场教学行动尝试将“档案”重新敞开,思考海报如何:重新观看、创造编目、构造话语、激发创作以及社会动员?
我们以18个“子集”为研究“线索”,抽取其中7个“符码”为展览的临时性话语构造——手势、眼睛、爱心、圆、红绿、文本、视幻觉。由海报的视觉第一性“图形符号”入手,在教学中展开系列动作:编码入库、构形测绘、议题探讨、表意创建、媒介锚定、观念剖析等,在微距和远景间往来观复,形式和观念间“解码”海报的表意传达效率和意义运作系统。
“手势”:剥离语义冗余,五指即语法,跨境而不译。
“眼睛”:从单目到复眼,观看的器官反被观看,知觉折返为象征。
“爱心”:两条弧线将心肌抽象为公约符号,使情感获得匿名流通。
“圆”:零与全同形,边界即中心,宇宙被压缩至一条周长。
“文本”:字符挣脱图像脚注,以语言性优先,宣告阅读对观看的篡位。
“红绿”:补色互激,波长对立在平面中的和解、共享与振颤。
“视幻觉”: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课程的另一个任务:把海报从档案的“琥珀态”中撬出,返回其最初被创作与传播的十字街头;让固态记忆重新溶于现场,在陌生人流与陌生语境中结晶为新的公共经验,从而启动:历史的再回访、内容的再生产、社会的再链接。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
承办:BAC 艺术社区 Brita 131 Gallery
合作机构:巴塞尔艺术与设计学院 FHWN、巴塞尔海报馆藏总策划:姜珺
策展团队:刘益红、虞琼洁、蔡文超
展览合作团队:迈克尔·伦纳、贝内迪克特·雅吉、蔡哲晔、菲利普·梅斯纳
展览研究团队:22 级内容谱系工作室
展览执行团队:钱蔚、朱煜宁、华宏梁、梁秋怡
展览图解设计:赵明轩、赵崇浩
展览视频编辑:陈懿、马昊鸣
展览空间设计:贾晓旭、刘亦池
展览视觉设计:虞琼洁、梁青青
#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中国美术学院 #海报设计展 #杭州看展 #小红书艺术发光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