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是传统农业大县,被誉为中国青山羊之乡,特有美食单县羊肉汤,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单县把发展壮大羊肉汤产业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纳入县长工程高位推动、一体谋划。紧盯打造百亿级特色产业目标,将科技赋能作为羊肉汤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支撑,推动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把羊肉汤熬成大产业。1-6月,全产业链总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全年将达60亿元。
一、聚焦三力行动,高标准打造科研平台
(一)开展外引借力行动。依托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等,成立单县青山羊产业研究院,开展青山羊遗传育种繁殖研究,着力破解青山羊个体小、生长周期长等影响养殖成本的关键瓶颈。推动湖西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设立博士后资源拓展专项,开展青山羊繁育、基因库建设、饲料与营养调控等科研项目,推进产业技术升级。与江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联合成立技术转移分中心,全力攻关羊肉汤产业锁鲜、保鲜、复原等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实现羊肉汤产业借力升级。
(二)开展内育用力行动。实施本土人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工程,组织养殖大户参加省内外肉羊养殖技术培训,实现村村都有技术指导员,户户都有养羊明白人。发挥县职业中专等院校研发优势,组建羊肉汤产业研发培训班,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非遗传承人58人。
(三)开展抱团聚力行动。成立乡村振兴单县羊肉汤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围绕青山羊养殖、饲草饲料、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成功培育出“多生、快长”专门化肉羊新品种(系)。
二、聚焦三转举措,高标准严把原料质量
(一)由混杂退化向提纯复壮转变。针对青山羊品种繁杂和退化现象,引进5位国内肉羊产业专家,建设全国最大的青山羊保种育种创新示范基地,实施青山羊品种提纯复壮、改良推广工程,提升青山羊品质和养殖效益。目前,养殖成本由每公斤33.4元降低至24.5元。
(二)由试点示范向普及推广转变。巩固提升羊肉汤产业示范片区创建成果,出台养羊专项补贴、贴息贷款、养羊保险等扶持政策,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推广模式,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规模化率达到30%以上,引领带动10万群众增收15亿元。
(三)由传统养殖向智慧养殖转变。改变放牧散养、管理粗放等传统养殖方式,打造大型智慧牧场,启动山羊大数据建设,建立数字养殖档案,加强羊产品检验、检疫和过程监控,建成“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安全可追溯的食品产业链,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三、聚力三化工程,高质量提升产品效益
(一)实施标准化工程。研究制定单县羊肉汤地方标准,同步部署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着力在产品设计、工艺改善、标准检测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确保羊肉汤的口感和品质。
(二)实施规模化工程。聚力羊肉汤产业加工突破,加强现代科技工艺研究推广,全面提升产业层级和产品效益,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山东百寿坊食品有限公司入选“好品山东”品牌。截至目前,全县羊肉汤精深加工龙头企业11家、年加工能力150万罐、销售收入突破亿元。抢抓预制菜风口,设立羊肉汤产业科技专项基金,推动羊肉汤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实施链条化工程。依托医用缝合线资源优势,由政府牵线搭桥,推动羊肠线生产加工企业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县可吸收医用缝合线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年实现产值3亿元。围绕羊肉汤产业副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百花生物利用羊血制作氨基酸水溶肥料,年产量2万余吨、产值超1亿元。

来源:单县政府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原创观点】
【农参专访】
【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