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在呼和浩特市成功召开。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单位承办,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以下简称:信息标准院)等单位支持,围绕金属新材料、新型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内蒙古优势产业链,开展地市推介、政企对接、专家解读、项目签约等。本次活动分为“1场综合活动+4场专题活动”,信息标准院承办“金属新材料产业专题对接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王莉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自治区副主席白清元等领导出席活动;有关地方政府、重点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部属事业单位等代表近1600人参加活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信息标准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参加活动开幕式及签约大会,并受邀在“金属新材料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中作《绿色能源与绿色钢铁新布局融合发展趋势分析》主题报告。
签约仪式上,张龙强院长代表信息标准院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签署合作协议。




一、绿色钢铁发展形势分析
张龙强院长首先分析了全球及中国绿色钢铁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他表示,当前中国的钢铁工业不仅不是落后产业,反而是传统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的成功典范,并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处于引领地位。针对当前市场下行趋势,他表示,全球钢铁产量已进入新一轮波动调整期,中国钢铁也将开启波动调整。此外,未来国内钢材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绿色钢材消费已进入快速推进期。

二、绿色钢铁与绿色能源融合发展

报告中,结合国内能源消费总体情况,张龙强院长介绍了国内新能源产业政策及发展概况。他表示,当前绿色能源替代煤炭和常规电力是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其中氢能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和工业脱碳的关键一环,氢能产业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初步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大发展区域。新能源用钢标准化工作的稳步推进,进一步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用钢的快速发展。
最后,张龙强院长指出,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新能源材料的保障,未来风电、光伏、核电、氢能等新能源用钢需求量将稳步增长。绿色能源支撑绿色钢铁生产,绿色钢铁保障绿色能源供应,绿色钢铁与绿色能源未来将实现融合发展。


开幕式前,张龙强院长与地方工信等部门领导就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交流。

1 | |
2 | |
3 |
● 内容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院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作,电话 18722397967 18911030405(微信同号)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成立于1963年,现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举办的事业单位,是国内唯一集冶金信息研究、标准化服务、综合咨询、媒体宣传于一体的专业化科研机构。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拥有一支包括标准研制、综合咨询、信息研究、媒体宣传、知识产权服务、数据库建设等专业人才的高层次专家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89%,其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53%。承担过多项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研究项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207次,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7项科研成果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到表彰。
主要业务为:承担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冶金分中心任务,承担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CKCEST)冶金分中心任务,拥有国家工程咨询甲级资质,负责全国钢、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出版《世界金属导报》。
觉得好看!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