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探讨我国养老产业的弱质性特征

   日期:2023-07-16 16:05:5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18    评论:0    
欢迎来到李清思路·陈述观点(第32期)2000字的内容,写起来不累,读起来也轻松。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超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4.9%,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养老产业规模为9万亿元,2025年养老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未来5年养老产业也将提前完成产业培育期,正式迈入产业爆发期。
711日,商务部等13部门研究制定了《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其中提到鼓励按照适老化标准建设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鼓励建立社区护理站,为行动不便的失能、残疾、高龄、长期患病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拓展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
从政策出台的现实背景来看,考虑到我国的养老模式呈现“9073”格局,即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3%的老人选择养老机构养老预计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剧,居家适老化改造居家医疗服务等养老服务市场的需求有望激增。在下阶段的政策落地进程中,充分认识到养老产业自身的差异化特质是更好地提升政策指引适配性的重要前提。

  • 弱质产业的一般特征
概念层面,在由众多行业、部门构成的产业体系中,如果一个产业的经济再生产能力处于相对弱势甚至绝对弱势的地位或状态,那么该产业就可以被称为弱质产业Weak Industry
现实层面,一些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虽然具有广泛、长远的社会需求特征,却具有先天的弱质特征,并且将继续长时间维持该产业的弱质特征。由于社会的基本需求存在,这种产业不会消亡,但相对于一些新兴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特征层面,弱质产业的一般性特征主要有六个方面:产业为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主要由生产的成本决定,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格所包含的附加价值微薄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素质普遍偏低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效用变化缓慢;产业的资金利润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产业资本积累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

  • 我国养老产业弱质性特征的表现形式

养老产业是以提供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通过市场化运作配置养老资源,以市场交易方式向老年人口提供商品和服务,由老年人口的需求导向和拉动的综合性产业。
1)养老产业的服务对象人群实际购买力较低,在市场上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未富先老成为我国老龄化的明显特征以城镇老人为例,退休后的主要收入是因工作期间工资性收入所派生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及其相关投资收益。当然,在大多数城镇老人的可支配收入中,还有来自儿女接济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投资理财、房租收入等)以及政府或慈善组织等提供的转移性收入,客观来讲,这部分的占比很小。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在40%左右,也就是说,相比退休前的月工资收入,退休后到手的钱要缩水差不多60%,意味着原先的生活品质要降低,才能用现有的钱维持基本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自然对养老需求的有效释放产生影响
2)养老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定价方面,多以生产成本为基础,产业投入的资金回收慢,盈利水平普遍偏低
在市场定价方面,由于消费者支付能力受限,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使得企业往往偏向于由成本决定,因此产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微薄,即体现为产业的微利性。实践逻辑层面,养老服务如果考虑满足广大困难老龄群体的需求,低价供应市场,往往需要政府减税、免税或给与生产性补贴,才能维持基本的盈利状况。有调研显示,专门为老年群体提供的旅游项目价格一般都要低于市场平均价格15%以上。
3)养老产业的特殊产品和服务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供需双方交易能力不对称,导致养老产品和服务专业化经营的困难较多
养老产业的市场机构存在天然的缺陷,即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一方面,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对象,行动不便、活动半径受限是重要特征,其中70岁以上的中高龄人群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获取渠道和互联网等使用技能,信息获取的路径主要以间接获取为主;另一方面,由于老龄人口的分散性,供给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销售渠道相对较窄,专业化的市场网络和专业化的综合性老龄服务市场尚待建立和完善。这些特征,使得养老产业受服务群体的特殊性需求制约,往往需要生产经营者付出更多的开发、宣传、销售等投入,这无疑会增强整个养老产业中市场主体的经营风险。
4)养老产业中的老年护理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年龄偏大、工资报酬低,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
随着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和老年人对为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老龄护理服务业是当前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所在,但是当前我国的高中级职业教育系统缺乏老龄护理专业的设置,中高级职业人才的培养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比如:在江苏南通,全市300多家养老机构中,超过50岁的中老年护理员数量占到65%,为了推动护理服务人员专业化,每年养老机构都会从职业或大专院校“抢订”毕业生;在山东、江苏、河南等多家职业院校调研中获悉,今年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是供不应求:山东省是全国养老专业招生规模最大的省份,今年有4000多名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些企业早早就到学校招人。

——本文到此为止。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原创文章,请点击文首的公众号名片,关注即可;如果您认可本篇文章,请转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