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时代如春秋,只称霸不灭国

中国汽车品牌含新能源品牌
将要掌握「品牌歼灭战」的手段!

——————
春秋时代,为什么只称霸不灭国?
各家霸主,在会盟仪式上耀武扬威一番就爽了;打起仗来,很多时候也是「点到为止」,对方认输就撤军。
是因为他们不想吗?
不,是因为「不能」。
春秋时代农耕方法还比较落后,金属冶炼也比较落后——这就直接导致诸侯国的动员能力,和实际战争能力相对偏弱,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灭国战争。
但是战国时期完全不同,「垄耕法」极大的提高了粮食产量;铁器冶炼技术的突破,使得农业和军工产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所以诸侯中的豪强灭起国来,手起刀落毫不手软。
我能打到你灭国,
我还要心慈手软?
你看我的样子像猪头吗?
汽车行业也是如此,在燃油车时代,废气涡轮大家都可以玩好久。
日系的自吸扛着德系涡轮,销量毫不落下风。

因为这些技术突破优势都太小了,小到根本无法发起对于一个品牌的歼灭战。
“没错,你是有优势可以多卖几十万辆车,但是那又如何?倘若我给经销商多塞一点返利,阁下又如何应对呢?”
所以就一直拖着,变成了竞争烈度低劣到令人发指的治安战。
大家全在慢慢的磨洋工,品牌与品牌之间不存在事实上的激烈竞争。
一个品牌的死亡,更多是因为自己疯狂作死,而不是被其他厂商活活打死。
但是在智能电车时代,哪怕作为围观的吃瓜群众,我们都能感知到——技术进步的速度提升了何止100倍!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上车,合资还想用iGBT混混日子,瞬间就被打崩了——没有SiC的高效率,你还想把续航拉长?

电池更加恐怖:材料学长期发展缓慢,那就从物理学下手,不断精简模组结构,把各种散热、结构、电路……精简再精简,合并再合并!

最终出现了刀片电池和麒麟电池这些怪胎,通过对于物理结构的疯狂优化,硬是把磷酸铁锂这种性能比较差的材料拉成主流。
甚至还有一堆稀奇古怪的「三元铁锂混合」、「磷酸锰铁锂」、「钠锂混合」…电池出现。
半固态电池今年也要量产了!
这一切,只发生在短短的5年之内。
这一切,仅仅发生在中国一个国家。
谁让中国垄断了全世界电车最好的产业链?最好的电池企业全在中国!
合资直接被干懵逼了:5年?我一代车还没换代完呢,你们怎么电池花样都翻了三四代?那我到底要怎么做才好?
别做了,等死吧。
而以上这些,还是发展速度比较慢的电池。
如果回到我最喜欢鼓吹的智能化赛道,那结果只会更加让传统品牌绝望——从芯片到软件,再到AI大模型,那是一个都看不懂。
但智能化的步伐,并不会因为传统品牌看不懂而停滞;相反,他在一个极高的速度疯狂迭代。
而且这个迭代的「加速度」越来越猛,越来越剧烈!
小鹏2年前搞了高速NGP。
2年后,
他们甚至要用无图方案进城区了。
2年!
我甚至意兴阑阑珊,不高兴再花更多的篇幅,去描述什么叫「 AI能力闭环」。
你很难跟传统车企讲明白:为什么要做用户行车数据的收集?怎么样做信息的脱敏?如何进行全自动化的数据标注?为什么应该买更多的英伟达计算卡?如何保证AI大模型的不断迭代……
总而言之,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在智能电车时代,因为技术疯狂发展,国产智能电车品牌掌握了毁灭性的武器,已经可以发起歼灭战了!
在舆论上,企业领袖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流量,进行品牌层面的降维打击。
在三电上,中国供应链直接拉出了代差——800V打你400V,4C电池打你1C,双电机500kw殴打你单电机150kw。

智能化上,直接让对手「看不懂」——就好像原始社会的人看到手枪,不会感到一丝危险;然而:“7步之外,枪快;7步之内,枪又快又准!”
在生产制造上更是突破,个个都在拿工厂当产品开发,大规模的前后一体压铸进入量产,产能爆发速度缩短到以“天”为单位。
…………
战国时代的很多人都无限缅怀春秋,因为那是一个只称霸不灭国的时代,看起来好像充满了礼仪与道德。
然而,这种“幻觉”只是因为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位罢了。
不灭你,只是因为手头没这个工具。
现在毁灭性武器都已经到位了,不灭?
市场竞争很残酷的好不好?
从2024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
进入大规模传统新兴品牌歼灭战时期。
战国就要有战国的样子,
总要有几颗人头摞在旁边。
注:文字来自于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