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型号  减速机  履带  带式称重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到樊集乡调研猕猴驯养产业发展情况

   日期:2023-07-08 21:19: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4    评论:0    
7月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一级调研员温战强一行到樊集乡调研猕猴驯养产业发展情况,省林业局保护处二级调研员张晓、市林业局局长李笑非、副县长马静、樊集乡党委书记李新宁、乡长史雪瑶等参加调研。

温战强一行先后深入樊集乡鲍湾村碧水湾猕猴驯养繁育基地、猴文化展厅和猕猴艺术养殖协会等地,实地了解猕猴养殖厂区设置、存栏规模、驯养技术、猕猴繁育等情况。

樊集乡党委书记李新宁对温战强一行莅临樊集乡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并就樊集乡如何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猕猴驯养向产业化、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和不断挖掘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做大、做强猕猴驯养特色产业等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温战强指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要常抓不懈,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林业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精准施策,促进猕猴养殖规范化。要高度重视猕猴产业发展,加强种源保护,科学防范疫病,提升猕猴养殖水平。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建立信息化大数据库,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猴艺之乡樊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猕猴驯养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猴戏更是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野县志记载,《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在新野当过两年县令,耳濡目染了新野风土人情,对新野猴戏更是观察入微,因此才有了《西游记》孙大圣出神入化的描写。

为把猕猴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樊集乡持续加大对猕猴驯养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了市场和行业部门认可的猕猴养殖行业标准、繁育品系档案和耳标追溯体系,构建了“市场(科研机构、风景区、动物园)+驯养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先后和国内13个景区、11个动物园、7个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全年向外输送“表演猴”、“观赏猴”、“科研猴”1000余只。

至目前,樊集乡猕猴存量达到3000多只,从业人员增加到1000余人,年综合产值达2亿元以上,猕猴产业实现了向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现代化方向快速发展,樊集也成为集猕猴繁育、驯养、表演为一体的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综合体。

撰稿:张涛

编辑:张涛

审核:王永浩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