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文章里说山西省最近又出台了一个文件 ,这个文件叫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里说:山西要推动动漫游戏发展,促进动漫游戏和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标准实施动漫企业认定工作,支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晋地域文化的优质动漫作品生产。
当时我看到这篇文章以后的感觉就是,糊弄人的玩意儿、别当真。
其实山西关于推动动漫游戏产业的文件政策也不少了,但是山西的动漫游戏产业至今仍然落后于很多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很好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地),没有形成自己的成熟产业链,问题出在哪里呢?
作为一个在传统文化和动漫产业玩儿了十几年的爱好者,我想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政府部门的领导、还有能够接触到政府的企业、商协会,对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一些基础认知是不懂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来说第一个基础认知。
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一个基础,是什么?
是漫画。
是那种年轻人喜欢的、可以长篇连载的漫画,
不是那种画一张两张、中国风像丰子恺、丁聪画的那种漫画。
但是我接触过好多山西上了年纪的企业家或领导,跟他们一说动漫,他们对动漫的理解,要么就动画片,要么所提到的漫画、就是丰子恺式的那种漫画。
如果将来有人看到我写的这篇文章,不懂我说的那种年轻人喜欢的、可以长篇连载的漫画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去“腾讯动漫”官网上看一下。
为什么说这种漫画是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一个基础?
因为这种漫画可以进行二次创作,可以改编成动画、游戏、影视等作品,是打造文化IP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如果丰子恺或丁聪式的那种漫画,不是说这种漫画形式不好;但如果只是碎片式的画一张、两张,进行二次改编创作有难度。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既然说到动漫游戏产业,那就要涉及到商业,做商业、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知道用户喜欢什么风格和内容,愿意为什么样的内容付费,而不是一个劲儿的自嗨。
所以,在我看来,山西动漫游戏产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第一件要做的事:领导层要有正确清楚的认知,先把漫画产业做起来。
不要总想着一步到位,弄一些假大空的东西。
动漫游戏产业,不是一年、三年、五年就能做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
具体怎么做呢?
且听下回分解(因为一会儿我要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