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文化艺术中心调研团于7月4日前往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蓝屋村,参观华盛陶瓷厂,学习陶瓷生产过程,体验传统手工业的制作。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蓝屋村的华盛陶瓷厂
LANWUCUN
来到华盛陶瓷厂


▲许阿姨为外艺调研团介绍精美的陶瓷工艺品
2023年7月4日,外艺调研团有幸在许阿姨和刘姐姐的带领下参观了华盛陶瓷厂,深入了解潮州陶瓷的制作过程和产业的发展现状。传统瓷器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包括陶泥加工、坯体成型、釉料施釉、烧制等共11道工序。我们在华盛陶瓷厂的参观中发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工厂已经能够实现人机协作,进一步提高了工厂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负担。
LANWUCUN
参观华盛陶瓷厂

▲华盛陶瓷厂的工匠正在工作
在厂长和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制瓷的全过程,通过对比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之间的差异,不难发现传统工艺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更加迎合现代的市场需求。传统工艺中的手工拉坯、印坯和修坯等步骤如今已通过机器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华盛陶瓷厂的女工匠在负责不同的制作步骤
陶泥被放入统一的模具中,机器旋转使其成型,并通过粘附技术加上把柄,待瓷器干燥。紧接着,经过喷釉和浸釉处理使瓷器表面更加光滑明亮。最后,再通过手工绘画,每件瓷器就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随后经过1000度以上的窑烧,形成我们常见的瓷器。
LANWUCUN
了解陶瓷厂发展现状


▲外艺调研团与华盛陶瓷厂负责人交流
在与厂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潮州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6000年前,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和冶陶,在宋代成为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环。目前,陶瓷业是潮州四大工业支柱产业之一,陶瓷制品历来是潮州的传统出口创汇产品,远销欧、美、非、亚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陶瓷总产量持续增长,供需不平衡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潮州陶瓷产业面临一些问题,如产业链条不完整、分散无序,缺乏对外竞争力。为了提升竞争力,当地陶瓷产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通过科技创新引进智能技术,实施”制造“转向“智造”战略。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陶瓷厂内许多工匠都是中年人,他们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选择留在本地生活。在陶瓷厂工作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家庭收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村中年群体再就业的问题。
随着机器生产规模化,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意味着一部分工人可能被取代,工人们的未来面临严峻的挑战。此外,机器生产带来的大量产品需要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
潮州陶瓷产业正在逐渐实现机械化转型,如何在产业发展中平衡传统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和努力。


为了保持竞争力,潮州陶瓷产业可以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利用先进科技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同时创立独特的艺术品类别,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产业集群的建设,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潮州陶瓷打造成具有整体竞争力的品牌。在市场拓展方面,可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立海外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潮州陶瓷作为广东省著名的传统制瓷工艺,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一定的全球知名度。在产业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我们需要思考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合作,实现潮州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THE END
出品丨外国语学院文化艺术中心
撰稿丨冯倚晴 关晓娟 王义葶 肖亦龙
编辑丨冯倚晴 关晓娟 王义葶 肖亦龙
摄影丨胡祎婧 邓思秋 冯倚晴
初审丨詹素慧
复审丨涂隽
终审丨涂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