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是由广东工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84年12月,现为双月刊,主编为邱学青教授。本刊以“立足校内,面向国内外,传播学术理论,重视工程实践”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机械、材料、电气、电子、自动化、信息、计算机、化工、环境资源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多次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荣誉。 |
创新点:
一、基于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建立网约车感知等待时间判别模型,并对判别分类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二、将感知等待时间划分为3个级别,能更容易反映个体对等待时间的主观感知性,以及消除等待时间调查结果的随意性;三、根据影响因素在各组分类函数中的系数值大小来判定对感知等待时间的影响程度。作为社会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早已成为网约车行业的主要用户对象,探究大学生等候网约车到达时间的感知行为,对进一步推动网约车新业态规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线调查492位大学生的候车行为和感知状态;然后,使用Cronbach’s α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信效度;最后,将感知时间划分为3个分类,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网约车感知等待时间判别模型,并对判别分类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个人特征、环境因素、候车行为以及移动设备四个因素所包含的35个变量都会影响感知等待时间;在同组分类函数中,候车行为对感知等待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环境因素,最低是移动设备。研究结果为探究影响大学生感知等待时间长度的具体因素及潜在心理提供了有效支撑,为有效提高网约车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研究背景:
随着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的普及,人们的出行发生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越来越多的出行者选择网约车出行,造成了网约车用户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约车的出行不仅已成为当下居民出行方式中的主要选择之一,更是未来智慧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53亿。从其用户结构来看,大学生群体占有重要比重,可见大学生是其重要的服务人群。研究针对大学生群体乘坐网约车的行为习惯,为提高网约车的吸引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车辆等待时间是影响乘客出行体验的关键因素,等待时间可分为实际等待时间与主观感知等待时间。其中,实际等待时间是乘客等待车辆到达上车点的真实时间,而主观感知等待时间是乘客感知的等待时间,是对等待时间的主观估计。现有研究表明感知等待时间与实际等待时间之间会存在偏差,人们往往会高估真实等待时间,并且主观感知等待时间对乘客的情感反应如不确定、生气等会造成负面影响,对交通服务的评价如满意度等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进而会影响乘客在交通出行方式中的选择。因此,研究等待感知时间对提升网约车乘坐满意度至关重要。近年来,感知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目前已有研究通过线性回归等方法,证实了影响感知等待时间的重要因素,但是现有研究多从单一角度去探究感知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并且感知等待时间直接由受访者填写具体时间,感知等待时间具有不准确性,此外,现有文献中仍未发现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约车感知等待时间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在线收集了492位大学生的有效问卷,并经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符合要求,此外,将感知时间划分为3个分类,同时以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网约车感知等待时间判别模型。通过模型的分类结果分析个人特征、环境情况、移动设备、候车行为4种影响因素对感知等待时间的影响机理,并为减少感知等待时间提出建议,可为网约车平台通过运营管理和针对个人感知情况提高其服务水平提供参考,进而增强网约车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表9 判别分析的分类结果

表11 不同因素对3组分类函数值的贡献度

【第一作者简介】

胡三根,男,博士,广东工业大学讲师。从事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出行行为等研究,主持省级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校青年重点基金项目1项与企业项目2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已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Journal of Transport & Health》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5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指导国家级和省级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7项,曾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
【通信作者简介】

王小霞,女,博士,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副主任,校“十佳授课教师”。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1篇,授权及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指导国家级和省级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级教改项目和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等8项,发表教改论文15篇。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投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2683463@qq.com▼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是民政部注册的唯一从事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的二级分会。网约车分会是集网约车行业动态信息发布、网约车相关政策法规探讨与研究,网约车行业研究原创文章创作,围绕行业活动、行业标准、行业评价、行业平台、行业媒体、产业金融六大模块提供服务,目前服务会员3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