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集中采购风很大,不少公司都想靠它降本增效,但真的有那么美好吗?看完下面内容,你可能会改观…\n \n一、不得不承认,集中采购的诱惑很大:\n1、量大砍价狠,供应商给的折扣肉眼可见。\n2、供应商从几十家砍到几家,管理成本直接降。\n3、总部统一标准,流程更规范,减少猫腻。\n \n二、但这些 “雷区” 能让你哭出声!\n1、供应商选择 = 政治博弈\n一旦要换供应商,就像捅了马蜂窝!既得利益者跳出来反对,部门之间互相拆台,选谁不选谁都可能引发内斗。\n \n2、各部门需求打架打到头秃\n-- 采购部:“这家最便宜,就它了!”\n-- 生产部:“便宜没好货!上次的质量问题还没解决呢!”\n-- 研发部:“我要的物料很特殊,大供应商根本不接小单!”\n \n3、新供应商磨合期 = 渡劫,好不容易定了新供应商,结果:\n-- 交期延迟、质量不稳定成常态。\n-- 新品牌不如老品牌顺手,一线员工天天吐槽。\n-- 出了问题各部门甩锅,采购部成背锅侠。\n \n三、集中采购的正确打开方式\n1、别搞 “一刀切”:大宗物料适合集中,零散小物料可能更适合本地采购。\n2、先摸透需求再动手:问问子公司、一线部门: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别只盯着 “低价” 忽略实际业务。\n3、平衡集中与灵活:总部抓大放小,给分部留适当自主权(比如案例中某食品公司:大宗粮统一采,本地小物料灵活采)。\n4、从 “新” 入手更稳妥:老产品供应商难动?从新产品、新物料开始集中,慢慢迭代。\n \n集中采购不是万能药,盲目跟风只会踩坑!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家公司的节奏 —— 既要规模效益,也要兼顾实际需求。\n \n#审计 #内审 #内部审计 #内控 #风险 #风控 #分享 #采购 #集中采购 #集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