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下我自己,18年外企人,跨专业做国际中文教师一年。个人觉得,英语、在外企被训练出来的持续改进的意识,和各种技能,是我跨界做国际中文教师的优势,而我的弱势也不容忽视——缺乏教学技巧和经验。\n最近,我一边跟老师学习,一边回看自己最初教学的PPT,发现教学思路坑点重重,于是,便有了我想分享的这个踩坑系列……\n \n我教的第一个班,是零基础成人,第一堂拼音课,现在回想起来真有些没脸看!\n1号坑:告诉学生汉语拼音有多少声母、韵母、声调,还告诉学生拼音共有近1400个音节,之后每次课还实时“更新KPI进度”(我的天呐~)\n2号坑:第一堂课教了b/p/m/f等11个声母,7个单韵母和11个复合韵母,和声调,讲完发音方法,便祭出了天书一般的声韵母拼读表,一一带读(So boring...)\n3号坑:整堂课多是我哇啦哇啦地讲(不识“精讲多练”,失敬失敬!)\n4号坑:讲到nǐ hǎo 要读成ní hǎo,按着课本跟学生解释这叫“Third-tone sandhi”(太学术了吧!)\n看到这,屏幕前的您或许会笑出声,也或许您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n \n作为教学菜鸟,我曾经误把‘知识量’当作‘专业度’,直到我的导师B老师点醒了我——汉语教学不是产品推介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到比教好更重要。\n好在,缺乏教学技巧可以学,没有人生来就会,只要愿意学、跟对师傅,总会进步。\n我也要感谢我的第一班“洋学生”,是他们的认真催促我进步,要学习用更巧妙的方法把中文教给他们。他们初接触中文,或许不知道好的中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不懂而糊弄、敷衍。\n \n【借光棱镜】化繁为简,简而发光。\n【填坑方案】\n1.成就彩蛋:学完声韵母再揭晓“1400音节成就”,制造Woa~惊喜\n2.相似音免拆解:类英语字母直接认读(如b/p/m/f)\n3.场景实战:听力挑战+用生活词练拼读(如拿铁/ná tiě)\n4.说人话避免术语:变调规则 → “三声相遇,首字变二声”\n \n现在的我,还在教学中实践探索,也在跟老师学习中反思改进。如果您也曾踩过类似的坑,或有避坑妙招,欢迎评论区聊聊\n#当老师比做PPT难多了#国际中文教师 #慢慢来比较快#我的学习进化论#外企人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