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结束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几点感受与同行及关注AI的朋友分享:\n \n1. 视觉盛宴下的“硬核”展示:具身智能、海量芯片堆砌的算力图腾,确实构成了震撼的“物理奇观”,现场热度爆棚。\n \n2. “世界”大会的本土浓度:虽云集全球顶尖嘉宾,但整体氛围的“国际感”与“多样性”不足,更像一场高规格的“中国AI成果汇报展”,本土闭环生态显著。\n \n3. 蓝海初现:数据合规与跨境保护:不少企业开始深耕数据合规、跨境传输及脱敏技术领域。目前成熟落地产品不多,但背后蕴藏的市场潜力毋庸置疑。\n \n4. 法律AI的“真刀真枪”:观察到如科大讯飞等推出的法律AI助理服务,打通了“会议纪要→法律意见→合同生成→法规案例检索”等流程。据悉,与律所合作进行一年多的专项数据训练,现已进入内测。此类工具必将日益普及,深刻改变法律服务的基础形态。\n \n5. AI替代律师?危险的诱惑:已有企业直言希望“零成本”用AI完全取代基础合同与合规工作。作为一名深度使用者(ChatGPT、DeepSeek、 Kimi、Meta等),深知其强大,更知其幻觉的恐怖。AI是专业人士的“超级杠杆”,但绝非万能钥匙。在缺乏内部合规团队、外部律师支持的情况下,企业若仅图省小钱而盲目依赖AI进行关键法律决策,无异于蒙眼过雷区——踩大坑是必然。\n \n6. 未来律师图景:小而美·大协作:智能体崛起,将倒逼律师团队向两个方向演进——“小而美”的深度专业精品所,或“大协作”的超级平台化组织。这对“万金油”式、缺乏专业壁垒的法律从业者,无疑是核弹级冲击;但对于拥抱变化、持续学习、善用工具的律师而言,AI将成为真正的“三头六臂”。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更聚焦于常识(Common Sense)、战略思维以及卓越的落地执行力。\n \n#人工智能 #法律科技 #WAIC2025 #律师未来 #数据合规 #AI风险#上海 #数据 #ai #AI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