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以重卡为引领的发展路径是否缺乏产业牵引力?示范城市氢能规划的落地有多大信心?目前中重型车辆是氢能汽车应用的重点,重卡污染非常严重,基本占交通车辆污染的50%以上,解决重卡污染将大幅减缓交通污染问题,未来柴改氢是一个主要方向,氢能替代柴油车辆更有优势,此次氢能示范推广的重点方向也是中重型车辆。目前已有5个城市示范群落地,氢能推广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各示范城市信心十足。氢能已经作为能源来发展,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央企已进入氢能产业,他们会更多介入制氢、储氢、加氢和用氢产业链。目前氢能商业化还处于前期阶段,市场量还比较小,但发展速度和前景非常大。头部玩家主要有亿华通,上海重塑,上海捷氢,广东国鸿,山东潍柴,新源动力,国电投等。膜电极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主要的挑战,以及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前景。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占电堆成本60%以上,目前膜电极制备已实现国产化,但膜电极的原材料以进口为主。如果加氢站高昂的建造成本无法解决,还有其他哪些规模化推广氢能的技术路线?加氢站建设成本高主要因素是建设数量少导致,目前加氢站建设成本也大幅降低,同时加氢站建设会以能源公司主导建设,中石化承诺十四五期间建成1,000座加氢站。产业链各环节到25年CAGR增速大概是多少?哪个环节较快?哪个环节技术壁垒最高、降本空间最大?目前产业链增速每年在30-50%左右,基本可以实现25年10万辆,30年100万辆的目标。目前降价空间比较大的是质子交换膜和碳纸。质子交换膜是膜电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子传导的介质。产业链最具价值的环节是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代表公司如下:膜电极的代表企业有广州鸿基创能;燃料电池电堆的代表企业有广东国鸿氢能和上海捷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代表企业有亿华通和上海重塑。船舶、分布式发电的商业化进展如何?有哪些领先的玩家?船舶和分布式发电是氢能未来应用市场,市场非常大,前景非常好,但目前还处于前期阶段,还未到商业化阶段。目前氢能产业规模还比较小,还依赖补贴。但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示范期结束后,行业具备一定规模,和锂电一样不再依赖补贴。目前全国燃料电池汽车总共约1万辆,全球约5万辆,规模还比较小。看到有测算说氢能在产业化方面,规模效应很强,成本下降很快,为什么氢能源不采用直接补贴的形式还是以奖代补呢?2018年前都是采用补贴方式,2020年后国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氢气内燃机是否长期成本优于燃料电池系统?主要的柴油发动机企业是否都在推动这种低成本氢气内燃机?氢气内燃机也是氢能利用的一种方式,从发动机成本上会比燃料电池发动机更低,但氢气内燃机依然需要加氢站加氢,同时氢气内燃机依然存在污染问题,效率也会比燃料电池效率低。用甲醇制取低纯度氢气后用支持低纯度氢气的电堆是否是一个未来可行的方向?氢的来源很多,如工业副产氢,煤制氢,光电,风电制氢等甲醇制氢在成本上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