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生猪产业导师:杨正宏先生
杨先生是我十分敬佩的老人,我所说的“老人”不仅是他年纪“长”,不仅是他从事猪育种时间“长”,也不仅是他从事生猪产业时间“长”。我所说杨先生是我的长者,很多东西需要我终身学习;是生猪行业的长者,他从事养猪70多年;他是猪育种的长者,始终坚持实践育种的理念,根据消费者需求来培育种猪。

杨先生培育的杜洛克种猪

杨先生培育的杜洛克种猪,孙德林拍于台湾福昌猪场

杨先生培育的长白种猪,孙德林拍于台湾福昌猪场


杨先生在大陆访问学者做报告,孙德林拍于台湾福昌猪场

2011年12月孙德林等访问台湾福昌猪场并拜访杨先生

2018年11月杨先生在广西出席“中国改革开放养猪40年纪念活动”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的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始大量引进国外优秀种猪,也打开大陆和台湾通道,鼓励台湾同胞到大陆办企业,很多著名台湾养猪企业到大陆办场,杨先生在广东花都办猪场,把自己多年培育种猪引进到大陆。我曾多次到广州花都福昌猪场考察过,杨先生是一位精益求精和注重细节的前辈,我发现他是用据末粉做垫料,种猪在据末上趴卧很舒服,而且猪舍十分干净;他在展厅种猪上方用柔和灯光普照种猪,彰显种猪身体柔和、身材秀美、毛色光亮、身体健壮。
杨先生是一位长辈,耐心细心教悔后人。我和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分公司潘永杰到台湾访问,他语重心长且十分耐心告诉潘永杰,小潘,如果选择肉猪,应该这样选;要选择种猪应该这样选。我站在身边十分感动,这是一位先生教导学生,一位长者教育后生,一位老一代育种工作者与新生代的交流。
杨先生是一生不离开猪的人,搞育种不能在“实验室”里“搞”,不能在“电脑”上去“算”。杨先生一生在猪场里搞育种,在生产第一线搞育种。有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不应放弃传统方法的应用。不能有了全基因组技术放弃数量遗传方法,不能有了BLUP就放弃了传统育种,放弃常规的育种手段。我几十年与杨先生接触,发现他瞻前顾后,从长计议,看到他几十年前体尺、体重年代的育种,看到他使用BLUP育种,看到他使用生物技术育种,看到他使用全基因组技术育种,这些都看到他的“影子”。
杨先生是大陆与台湾交流与沟通的使者,他毫无保留地把优秀种猪在大陆繁衍后代,开始在广州花都办猪场,后来在广西等其他地方办猪场。把他多年辛勤培养的种猪在大陆发扬光大,来到大陆,他每到一处都耐心细致讲解,告诉大家怎么育种,什么是真正的育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杨先生穿梭在台湾与大陆之间,他架起大陆与台湾种猪交流的桥梁,他成为纽带,很多大陆学者、企业家都到他大陆猪场和台湾猪场考察过、学习过、交流过,很多大陆朋友和他成为朋友,无话不说,体现大陆与台湾一家人的感觉。
杨先生驾鹤西去了,我很难过,我思绪万千,与他交往几十年的镜头在我脑海一幕又一幕,不停地播放,停不下来。在他身上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的敬业精神支撑他70多年马不停蹄的足迹;他对猪的喜爱,支撑他永不消失的电波;他对猪育种的理解与践行,支撑他在育种工作上伟大成就。对于我而言,杨先生是长辈、是兄长、是老师、是先贤,我在山东青岛遥祝杨先生安息!杨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23年6月28日
中国青岛 孙德林
\ | /
★
供稿 | 孙德林
美编 | 黄海涛
校对 | 黄海涛
审核 | 孙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