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产业链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系列调研及招商服务活动的通知
招商引资实务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江苏常州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苏南模式的缔造者之一,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历经从乡镇企业改革破局到形成特色工业体系后,常州在冲刺“万亿元GDP城市”的关键时机,凭借打造“新能源之都”再次出圈,探路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常州路径。
敢于破局:以战略高度谋发展新路
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变压器制造,近十年有三次明显的战略跃升。第一次是1997年底,成立江苏首家光伏企业,开启光伏产业发展历程。第二次是2010年左右以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成立为标志,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项目。
第三次便是提出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到2025年,新能源领域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到2035年,产业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基本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创造代表常州城市特征的新地标。
“任何一座城市的崛起,都离不开一个战略性、引领性、支柱性产业的拔地而起。”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那么,工商业基础雄厚的常州,面对众多产业类型,为何选择新能源?
从宏观看,发展新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的关键,同时,全球新能源市场保持高速增长,产业韧性强、潜力大。从产业特征看,新能源产业与高新技术紧密关联,附加值高、带动效应强,可以构建更高级的经济结构,支撑城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从地方实际看,常州相关产业配套基础扎实,是国内最早发展汽车产业的城市之一,具备先行优势。
多年谋篇,实践成效对战略抉择给予评判。数据显示,2022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超50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
“在即将迈进万亿元GDP城市俱乐部之际,常州推动新能源产业战略升级意义重大。”常州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围绕重振产业雄风、再创城市辉煌的历史使命,统筹谋划提出的时代命题,将把不可多得的发展之“势”转化为不可替代的竞争之“能”。
产城融合: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产城融合”是指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从而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模式。在常州这种模式早已融入城市血脉,而今依托“新能源之都”建设激发出全新活力。
常州大手笔规划的“两湖创新区”内,新能源版图嵌入其中。龙头企业、研发平台扎根于此,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资源涌入。这片宝地将为“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全面配套,也将融合产业发展推动城市格局“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力促产城深度融合,常州不断打开空间。除培育产业集群外,积极推动产业应用示范。在出行领域,常州跑出绿色加速度,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数量达10636辆,同比增长73.5%。与之配套的充换设施形成网络,2022年底已建成公共和专用充电桩近5000个、换电站12座。今年,常州公交公司还将新建、改建12座充电站,新增74个充电桩、133个充电枪。
围绕推动能源供给清洁化、产业发展绿色化、交通出行电动化、城市建设节能化,常州在释放市场红利的同时,正依托新能源全面引领发展绿色转型。
环环相扣:从补链强链到全生命周期服务
新能源是典型的“长周期、宽领域、高成长”产业,在我国能源变革大背景下,已成各地竞相布局的热门赛道。常州何以乘风逐浪?打法到位至关重要。
解剖“产业链”,选准赛道、培育优势。一方面,通盘考量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聚焦新能源“发储送用研”生态全链条,实现产业“能够快速地获得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能够快速地达到产品终端市场”。另一方,抢占价值链高端、产业链核心部位,重点发展高精尖技术集成的产业链环节,如高效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形成产业优势。
筑强“创新链”,整合资源、多点开花。通过健全科创平台、引育高端人才、促进协同创新等举措,激发产业创新活水。先后建成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集聚国创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最强大脑”支撑,并支持鼓励企业建设各类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促进科技自立自强“百花齐放”。
健全“服务链”,生态完整、支撑有力。持续强化政策、科技、平台、人才、金融等扶持保障,构建了覆盖新能源产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常州提出建设“新能源之都”战略后,进一步成立服务专班,逐月逐季抓项目建设、产业服务,产业生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已转变为产业发展硬支撑。
如今,常州新能源产业集群全面崛起,形成了以等为代表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集群,以、天合光能等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集群,以及以、比亚迪、星宇车灯等为代表的整车研发与系统集成、车灯照明等产业集群……“新能源之都”的宏伟蓝图在常州徐徐展开。(吴琼、沈杨子)
原题:常州新能源产业观察|探路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本
来源:新华财经,并致谢
延伸阅读→→→→→→→

联系方式:15801061821(微信同号)
招商引资实务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专精特新系列报道

征稿启事
为了进一步发挥“政府、园区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好地方政府(园区)产业招商,本公众号特在“招商一线”板块常年征稿,进行专题展播,讲述一线招商人在招商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所商所悟、酸甜苦辣,以及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体现招商人“懂产业、懂企业、懂政策、善沟通、会协调”的专业素质,全景展示招商人“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精神情怀。
本公众号将以原创方式进行发表(要求是您的原创文章),文章下方可推广贵地(园区)招商引资宣传片,可署您的实名或网名。
敬请关注,欢迎赐稿!
更多内容,请点击:招商一线专栏

★ 欢迎关注 ★
招商引资实务
务实招商引资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原著版权,如您对我们的文章存在异议,欢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
在这个时代,我们以传播信息、分享知识为己任。
关于产业招商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订阅”不再错过;“点赞”给予动力。随时充电,点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