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一年,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实习律师,懵懂无知,满脑子理想主义,对法庭的残酷毫无概念。只知道,在马来西亚,贩DU的代价只有一个——死刑,没有例外。
结果,第一宗案件就给了我一个大招呼——39B,运DU案。那时候法条还没修改,一旦罪成,唯一的下场就是死刑。证物多到离谱,足足600多件,但最恐怖的,是200多公斤的DU品——两百公斤啊!
第一天走进法庭,只见整个旁听席被一箱箱装满DU品的箱子占领,警方搬进来时,那阵仗简直像在布置毒品博览会。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气味,吸一口都觉得自己可能会被误会“入行”了。
案件证人多达20个,文件厚得可以当防弹盾牌。而最致命的是,我和master只有两天时间准备第20个关键证人的交叉询问,时间紧迫到只能靠意志力硬撑,头发掉剩没几根。
连续四天开庭,我每天从早上10点战到傍晚,回到办公室继续加班,熬夜研究证词、设计交叉询问,简直过上了法律系学生的噩梦级Hard模式。我和master基本凌晨3点才睡,第二天10点准时回到法庭迎战。闭上眼,全是文件、证言、逻辑推演。(律师是一个很不健康的职业)
被告们是一群巴基斯坦外籍劳工,任务就是去港口取货、送到仓库,雇主承诺给高薪。他们检查过货物,看到的确实是布匹,谁能想到布匹里塞着一包包DU品?案件整整打了五年,最终的判决让人唏嘘——有人获释,有人却迎来了人生的终点。判决完毕之后,我看向了我的master。不知道她会难过吗?这个不算是赢吧…
走出法庭之后,我对她说,我真的觉得我们尽力了,我觉得你已经很厉害了。她看着我笑了笑说她习惯了,毕竟哪有人每一次一定赢的呢,结果不是全部被告被判刑就很不错了。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刑事律师不是超人,无法改变所有人的命运。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为当事人争取哪怕一丝希望——即便那希望,微弱得像是凌晨3点的街灯。
#律师日常 #法律人有时候也挺无助的 #案件解说 #律师 #刑事律师 #马来西亚律师 #真实经历分享 #法律人那些事 #心路历程 #法律人 #法律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