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国际面料展又开始了,今年没有kpi了,带着空杯的心态来参展,在女装行业严重卷低价战的今天,我把身份转化成消费者,思考着到底什么样的产品让我们想要买单。\n \n我过往接触的客户是25-40岁女性群体,我深知并不是所有人都走在时尚的前端,但所有人都渴望舒适。舒适,是最直观的品质,所以这几年靠做中高端面料的商家在服装行业崭露头角。其实这也是我最擅长的部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加上丰富的面料资源,总能开发出市场上有需求的款式,也因为这点在我闭店后的这几个月里有两位投资人找到我,同时也收到几家品牌公司抛出的橄榄枝,后面有机会在写篇文章单独讲吧,门门道道有点多,这里先不展开赘述了。\n \n聊回来,从17年开始无论我在不在一线工作,大大小小的国内外面料展会我都会参加,就像这次一样,从最初的热爱已经变成了今天的职业习惯,以前我参展是怎么自在怎么穿,但自打2019年我在小红书上开始写面料文章有了几百万的阅读量后,我参展会被人认出来了,糟糕,我的偶像包袱波涛汹涌,现在参展我都穿的可像个人了,糟糕,今年没被人认出来。\n \n我从小就爱买衣服,加上自己不是设计科班出身,所以对于时尚的设计始终念念不忘,但如果从商业的视角来看,不可否认在国内市场这会走很多的弯路。因为大部分中产的需求是高质价比,而不是多么新潮的设计,新潮的设计+高质,价比就不存在了,消费市场就会变得小众,风险得通过高溢价来对抗了,消费人群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而这部分人群大多是二代,在我国A9家庭不过11万户,符合品牌的性别和年龄筛选掉一部分,审美风格一致的再筛选掉一部分,设计师品牌为何如此举步维艰,向内看客群基数太少,向外看大品牌实力太强,时尚这件事,是少部分人的游戏。\n \n这里为什么聊中产,因为我自己是这个群体,所以捕捉犀利,你让我去服务高净值肯定是不行的,我自己没有这样的生活场景,我不知道这部分人群的痛点在哪里,同理,让我去洞察下沉市场也有点困难,就像会有人来我的评论区说t恤超过50块钱都是智商税,我也无法苟同,人赚不了自己认知以外的钱。\n \n这次在展会上我还发现几个有意思的地方\n1.认证机构登场了\n在展会最热的场馆一进门就能看到面料认证机构,我估摸着是这些年电商卷下来的产物,带吊牌的面料会……\n写不下了,完整版见最后两张图。#服装行业 #服装人 #高品质女装 #面料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