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性格测试、星座占卜,做完这些测试后,给的答案,你常常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似乎与自己的情况十分契合。\n“简直就是在说我啊!”\n但是实如果你接触多了,就会发现,这些描述有些模糊笼统,好像套在谁身上都能说得通。\n但是我们为啥会对这些笼统的内容,有时候深信不疑呢?\n其实这涉及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原理:巴纳姆效应。\n \n➡️巴纳姆效应定义\n这个效应得名于19世纪的博览会经营者巴纳姆,因为他坚信“总有东西适合每一个人”。\n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常常会倾向于接受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这些描述特别符合自己,哪怕这些描述其实十分模糊且适用于大多数人。\n就像马戏团的魔术师巴纳姆所说的那句名言:“我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分钟都会有人上当受骗。”\n \n➡️巴纳姆效应实验\n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做的一个实验,得到了证实。他给学生们发放了一份看似专属的个性分析报告,但实际上每份报告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来自一份模棱两可的描述。例如,“你有时候对自己做出的决定感到怀疑”?结果学生们普遍给出了极高的准确度评分,平均评分达到85%。\n \n➡️巴纳姆效应成因\n(1)自我认知的不清晰\n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清晰透彻,我们可能不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在这种自我认知模糊的状态下,当遇到一些看似能概括自己的笼统描述时,就容易不假思索地接受。\n比如,一个对自己职业规划迷茫的人,看到 “你具有无限潜力,但尚未找到发挥的方向” 这样的话,就会觉得说到了心坎里,因为他自己也正处于这种困惑之中,而这样的描述并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引。\n \n(2)大脑易受心理暗示影响\n当我们接收到一些正面或看似深刻的人格描述时,即使这些描述比较宽泛,我们的潜意识也会引导我们朝着这些描述的方向去思考自己,从而产生一种“确实如此”的错觉。\n例如,一个人被夸赞“你是一个极具洞察力的人,总能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他可能就会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更加……\n \n#心理学效应 #克服心理恐惧 #心理学小知识 #学点生活中的心理学 #积极心理暗示 #超有用的心理暗示 #懂点儿心理学 #女性智慧 #女性觉醒智慧 #巴纳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