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履带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链式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低空经济行业动态

   日期:2024-05-10 11:11: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4    评论:0    

杨进兴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今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四个字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凸显了以低空经济等为代表新兴产业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对2027年到2030年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提出具体目标,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一、低空经济的定义以及范围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低空飞行活动为重心,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以载人、载货以及其他作业等多种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型经济形态。

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离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按飞行器飞行高度划分,可分为超低空(100米以下,主要包括消费级无人机,即时物流、城市管理无人机)、低空中层(100-1000米,主要包括快递物流无人机))和低空上层(1000-3000米,主要包括载人飞行器)三个部分。

二、低空经济规模以及发展趋势

2023年,受到民用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深化等影响,中国低空经济高速发展,较2022年相比经济规模增速进一步提升。根据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达到33.8%

图1  2021-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与增长

2023年,低空经济规模贡献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最大,接近55%,间接、引质产生的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贡献接近40%,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显现。

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的逐步显现,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图2  2024-2026中国低空经济规模与增长预测

三、低空经济产业链领域分布

我国低空经济产业链的结构大致如下:上游为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领域,中游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下游为各种应用场景,包括旅游业、物流业、文旅业与巡检业等。

低空经济的上游主要为各个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提供商,如航天材料、飞控系统、电池系统等。如无人机和eVTOL等都需要考虑自重对动力功率和能耗的影响,一般都会尽可能降低自身结构重量,在材料上也会选择钛合金/铝合金等材料或者使用更加高强度质量轻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零部件方面则是与飞机、汽车等成熟领域的零部件市场相同。上游材料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则是飞行控制系统,飞控系统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负责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和飞行路径。这个系统通过接收飞行员的输入或机载电脑的自动控制信号,来控制飞行器各部分的移动,如机翼的升降舵、副翼、方向舵等。

产业链的中游一方面是无人机、eVTOL等航空器为代表的整机制造。在无人机领域目前已经深入居民生活,消费级以及工业级两大领域均取得较大规模的市场空间。而eVTOL则被认为是未来低空交通的主要形式,目前亿航智能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经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以及适航标准,以及完成首次首次商业载人飞行。赛迪顾问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9.8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2025-2026年国内会有大批eVTOL企业能拿到适航证,商业化的进程也会由此开始。

中游的另一方面则是配套措施,包括升降机场、空管系统、低空智能网络等,用于完善在低空空域中的导航定位、通信、气象及危险预警等功能,为载人交通和货运物流提供低空交通用与地面交通或轨道交通等的衔接。

产业链的下游则是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及产业的结合。消费层面如观光旅游、客运等,产业层面如货运(可能是未来最核心的适用场景之一)、巡查、摄影以及医疗救护等。

低空经济当前仍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产业链涉及范围长,后端应用的空间大,国内在各个政策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国家顶层设计、地方政府牵头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开展实际建设的行业格局,未来我国低空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产业链上游及中游的装备制造环节将率先受益,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领域。

表1  低空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四、低空经济发展概况

低空经济交通工具主要包括直升机、无人机和飞行汽车三大类,其中广义上的飞行汽车包括垂直起降飞行器和陆空两栖类。

      在中国,重载无人机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动力。来自中国民航局无人机注册用户和登记数据显示,2023年,整个重载无人机市场的规模估计约为6亿美元,而到了2030年,预计市场规模将激增至9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6%[1]。而且根据市场分析预测,未来几年内将以稳定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大。重载无人机因其独特的运载能力和灵活性,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解决方案。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接受度的提高,预计未来重载无人机将在中国乃至全球无人机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物流货运

     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全球无人机物流和运输市场报告》预测,全球物流无人机市场(包含无人机整机及无人机服务)将在2027年增长到290.6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1.01%。

在“2023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大会”上,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无人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信息协会通航分会副会长程泊霖也表示,“中国的航空产业在2019年生产和制造大概在2万亿左右,预计到2040年要达到10万亿,也就是达到美国的2019年的水平。10万亿里面,大概无人机的制造和运营接近4到6万亿,目前制造在1000亿左右,也就是说未来的20年,无人机产业的增长速度要增长20到30倍,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

工业重载

      我国工业重载无人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工业无人机企业在农林植保、巡检、测绘与地理信息、安防监控、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通过代替人工作业实现降本增效。根据Frost & Sullivan 统计,2023年我国工业无人机的市场规模为1134亿元(包含无人机整机及无人机服务),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重载无人机行业版图中最重要的一块。

       未来,工业重载无人机行业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高位,前瞻初步预测2024-2029年我国工业重载无人机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32%。2029年中国工业重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近6000亿元。

五、金融赋能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的通知中,强调要将苏州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产业链条长,涉及部门以及领域广,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仍需强化政策、资金、技术等关键要素精准供给,因此金融在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建行投行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