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履带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链式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楼市下半场:房地产企业进入淘汰赛

   日期:2024-04-27 02:10: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    评论:0    

地产行业的这波寒冬,来的格外漫长。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销售疲软,不少房地产企业为了自保也纷纷开始降本增效,裁员成了其中最有效的一个方式。

根据新浪财经对93家A股和港股上市房企进行的统计发现,其中有近70家房企在2023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员情况。

数据显示,去年登上房地产行业销冠的保利发展,其员工人数减少了1.1万人,尽管去年一年保利发展逆袭成为销冠,但反而由于减员人数最多,在93家上市房企中位居第一。

但此前一年,2022年保利发展员工人数还增长了5406人,如今两年过去,一增一降之下,哪怕是央企开发商,也不得不面临整个行业的剧烈波动。

从房企减员幅度来看,出险和“戴帽”房企是减员重灾区。

以中南建设为例,因为连续三年的亏损,曾经的千亿房企中南建设近日就被ST“戴帽”,其员工总数也从2022年的1.7万人减少至9000人,同比降幅高达45%。

2023年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尤为魔幻,房地产行业的冲击已经严重波及到了就业市场。

不少房地产企业员工因为被裁员或主动离职后面临失业,其中还有不少人面临工资未结清亦或是赔偿金被拖欠的大问题。

到了今年,前几个月我国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数据依然低迷;这也意味着,今年房地产企业的降本增效或许还会持续,甚至裁员的手段还会更加激进。

有的公司直接撤销城市,项目由区域操盘,随着大环境的持续恶化,这个趋势在今年大概率也会继续。

房企艰难求生,对于曾经在房地产企业就业的职场人来说,他们的再就业之路也尤为困难。

随着房地产企业的不断恶化,许多人主动离职或是被裁员,他们离开了原有的房企之后,很难再找到同一个行业入职,因为大部分的房地产公司都在缩减人力,而不是增加工作岗位。

这也导致曾经的房地产员工,纷纷转行,有的从事保险行业,还有的自己创业做个体户。

随着市场环境的影响,不少房企离职员工都很难再就业。

这是一个大问题。

但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拖欠薪资。

连恒大、碧桂园这样的房企都面临资金链问题,对于房企下面的员工来说,也很难不面临工资拖欠的情况。

一些房企拖欠离职员工好几个月的工资,而还有的房企为了缩减开支,更是将已经离职的员工进行降薪,工资还没有发,就已经开始打折。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新浪财经统计了申万行业住宅开发分类下上市房企的员工数量,2023年末我国93家A股和港股上市房企的员工总人数为92万人,较2022年减少4万人,而2022年末员工总人数为96万人,较2021年又减少9万人。

93家上市房企中,有68家房企在2023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员情况,比例超过七成。

其中保利发展减员上万人,排在首位。

回顾过去,保利发展也曾逆势斥资拿地。2022年,凭借央企的资金优势,保利发展斥资1613亿拿地,当年也实现签约金额4573亿元,挺进行业三强。

到了2023年,保利发展更是登上销冠宝座,不过签约金额已经进一步下滑至4222亿元,营收和净利润也同比降幅超过30%。

今年一季度,保利发展签约金降幅继续扩大,同比减少44.81%至629.84亿元,市场大环境的寒冷低迷,即便是央企也无能为力。

面对这样的宏观趋势,减员或许是唯一最具效果的降本增效方式。

本质上,房地产行业的销售下行仍然未见拐点,这才是房企降本增效减员的关键因素。

房地产销售金额从18万亿降到10万亿,楼市新开工面积跳水,全国的卖地收入也已经跌至最低点,这些数据都让房企变得更为谨慎,不管是拿地还是新开工楼盘。

当市场不再那么热情的时候,房企对各种人力岗位的需求也都开始急剧下降。

房地产企业开始进入淘汰赛。

为了降本增效,不少房企都主动调整组织架构,通过区域收缩合并,以达到控制成本,维持现金流的目的。

去年12月,金茂撤销了北京、长沙、上海、广州、佛山和成都多个城市公司,将几个区域及其下属单位进行合并,组成新华东区域,调整后,金茂由原来的六大区域变为五大区域。

今年2月,招商蛇口也将七大区域合并为五大区域。

房企每一次架构上的合并和调整,无一都会带来大规模的裁员或者离职潮,更精简的组织架构,往往也意味着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力资源。

由此多出来的待就业大军该涌向哪里?

没人能够知道。

正如很多人都不知道2021年的双减之后,数千万的教培从业者应该涌向哪里一样,这个答案只能交给市场。

但短期内,一个行业的规模性减员,毫无疑问加剧了其他行业的内卷,让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了。

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减员是集体性的,已经失业的原房地产员工,很难再继续在该行业生存下来,不得已,这些员工要么只能自己创业当个体户,要么就是跨行业再就业。

而多出来的这些求职者,也无疑加剧了我国就业市场的内卷。

员工难,房企生存也难。

随着我国居民对楼市的信心低迷,房地产销售这几年都未见恢复,这个时候对地产开发商来说,已有的债务需要偿还,而营收和利润却越来越低,降本很容易做到,但具体应该怎么增效,还是取决于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如何看待房地产这个行业。

最缺失的,可能还是信心。

根据媒体报道,去年10月境外债券违约的碧桂园现在已经获得在案债权人的延期批准,三笔境内债务的偿还延期至9月,虽然到期仍需偿还债务,但延期为正在推动债务重组的碧桂园争取了融资事件。

不仅仅是碧桂园,近期包括金科、万科在内的房企也采取了引入股权资金和出售资产的方式来提高公司的流动性,避免债务违约和破产清算。

但说到底,房企开发商是依赖卖房求生的,出售资产和引入股权资金当然可以缓解燃眉之急,但这个市场,真的会给地产开发商机会吗?

没人知道。

在已有的债务总量不变,房企还需要“保交楼”这一硬性压力之下,叠加市场买房热情疲软,对所有房企来说,它们手中的现金流还能够撑多久,这可能仅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眼看着它高楼起,又眼看着它塌了。

回顾我国房地产这几十年的发展状况,就是一部宏观经济增长史;房地产高歌猛进的那几年,也是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最快的那几年。

现在,随着增长放缓,民间财富的几十年积累,也大体上被房子消耗干净,在新的增长没有到来之前,对普通人来说,不仅仅是没有买房需求了,更重要的是,口袋里也没有钱了。

房企负债,家庭负债,当供需两端都没有钱且负债的时候,对开发商来说,淘汰赛的号角才刚刚吹响。

而这一次,房企们已经没有退路,市场也不会再给机会。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