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2024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要点


3月30日至31日,主题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译界的责任”的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此间中国翻译协会发布了《2024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中国翻译协会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国翻译行业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未来发展需求,自2012年起对翻译行业的现状、特征、问题、趋势等进行调研分析。自2019年起,该协会将双年调查改为年度调查,并从2023年开始新增全球翻译行业发展报告。
调研背景:
我国翻译人才为国家发展大局和各领域事业提供良好支撑,国家对翻译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高质量翻译人才
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定量分析
(截止2023年12月31日)
调研对象:共1264份
翻译企业336 份
翻译需求方 300份
翻译人才培养方 188份
翻译从业者440份
*相比2022年的129份和2023年的100份,翻译从业者增多


PART 1

翻译行业概况

01
总趋势
国内翻译企业总产值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02
地区及规模
北京是国内翻译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集中在北上广,山东、江苏两省紧随其后。
以小微企业为主
03
翻译业务量
领域:通信技术、教育培训、政府外事交往排名前三
语种:中译外>外译中,英法德占比高,
日语处于中上游水平
日英翻译在外译外中位居首位。

04
企业效益
以口笔译为主
机器、AI翻译和工具、软件开发营收高

05
市场需求
需求方构成:企事业单位为主,境外客户占一成
需求方选择翻译公司时看重因素:
行业信息发布和专业评估认证等手段对需求方的翻译外包决策有较大影响
看重经验和资质,语种匹配度
06
关于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
1) 企业数量:
覆盖“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业务的翻译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全国突破 800 家
广东相关企业数量继续领跑全国
2)企业应用情况
①大势所趋:半数以上业务使用机器翻译,八成以上积极拥抱大模型技术
在参与调研的翻译企业实施的翻译项目中,2023 年有 52.9%的项目使用了机器翻译。其中 30.4%的项目采用了“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22.5%的项目采用了“全机器翻译交付”模式。
②翻译工具偏好:没有明显偏好,使用比例差距不大。
翻译记忆工具、"术语管理工具"、 “双语句库"使用比例稍高
3)高校应对情况:
7成以上高校设有相关课程



PART 2

翻译人才
及就业

总趋势
我国翻译人才规模持续增长,总人数达到 642 万
翻译人才特点
翻译人才高知化趋势明显
即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持有相关证书
从业人员背景情况
翻译本科专业(B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学生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的比例恢复上涨
翻译专业背景占到4成。

市场需求
复语型人才需求增加较多
复语型翻译人才、周边国家语种翻译人才需求上升,尤其是俄语、朝鲜语、越南语翻译人才需求上升明显。
英语翻译人才需求下降较多,日语翻译人才略有下降。
就业特征
从事翻译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小幅上升, 但对薪资和个人发展满意度较低

兼职化特征明显

企业期望
希望提升翻译人才的应急服务能力、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
《2024年全球翻译行业发展报告》也发现,全球翻译企业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员工都有强烈需求。



PART 3

翻译研究

什么是核心期刊


研究热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英语相关和译介研究突出,从主题类别看,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翻译史研究项目占比较 2022 年有明显提升,反映了翻译研究的需求导向和重要转向。

核心期刊论文选题中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相关研究成为热点

不足

行业实践研究较薄弱,需进一步推进校企联动,使学术界与产业界对接。

启示
整体来看,翻译行业有发展前景,目前不缺翻译人才,缺的是高质量翻译人才和服务。

对翻译专业学生
① 学历和证书是敲门砖
② 注重汉译外能力
(日语、英语单出× 日语+英语√)
③ 学习了解前沿翻译技术非常重要,如翻译记忆工具等
④ 北上广、山东、江苏等城市就业机会较多,不要嫌弃小企业
⑤ 翻译可作本职,也可作兼职
⑥ 企业喜欢能上台面的E人(善于交流的人)
⑦ 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是研究热点

对翻译企业
① 重视网络媒体宣传, 积极发布行业信息,提供专业评估认证
② 积极拥抱翻译技术
③ 创造条件扩大规模
*内容引自或总结自《2024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中国翻译协会,2024年3月)
*启示观点仅供参考

【End】

文字:山丘
排版:山丘
审核:hua ge


往期推荐
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