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滤芯  甲带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行业死亡拐点提前10年,中国汽车集体绞杀,美日韩谁先受死?

   日期:2024-04-21 16:51: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评论:0    

2024年4月,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一件出人意料的巨变,这一变化的速度之快,连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也未曾预料。

中国汽车行业提前十年步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国内外汽车企业纷纷面临激烈的竞争,美系、欧系、日系和韩系汽车,谁将首先遭遇市场的淘汰?

3月1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一幕:华为的余承东着重强调了智能驾驶的重要性,而比亚迪的王传福则更加关注整个行业的变革。

这种关注不难理解,华为的汽车业务愿景是“华为inside”,即提供技术和部件,助力汽车制造商提升产品质量。而比亚迪的愿景更为宏大,它旨在引领汽车行业的变革,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论坛上,王传福提出了一个震撼行业的观点:未来三个月内,国内新能源车型的市场渗透率可能会超过50%,而当时3月份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8.2%。

王传福认为,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50%的市场渗透率被视为行业的临界点,一旦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趋势确立,很可能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而且,一旦渗透率超过50%,行业可能将不会再次回到这一水平以下,这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然而,即便是王传福自己,也未曾预料到这一变化会来得如此迅猛。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4月1日至14日,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51.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6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了50.39%。

对于许多人来说,50%的市场渗透率可能并不具有直观的感受,但如果你了解这个行业的历史,就会对这个数字感到震惊。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20年时间才达到这一数字:从2005年到2015年,渗透率突破1%;从2016年到2019年,渗透率增长到5%;而从2020年到2024年,仅用四年多时间就突破了50%。

中国在2020年设定了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的目标,没想到这一目标提前十年就实现了,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现在,行业的重大转折点提前十年到来,所有燃油车品牌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如何延续自己的生命力,以何种方式优雅地退出市场,以及何时退出。

当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加快转型步伐,跟上时代的发展。

几年前,中国互联网行业流传着一句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现在,这句话同样让所有燃油车制造商感到不安。

在这个世界上,燃油车的代名词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这三大全球汽车制造中心几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谁会首先倒下?答案并不难找到,那些拒绝接受行业变革、坚持过时模式的制造商将首先被淘汰。

实际上,在过去30年中,随着油价的飙升,全球汽车工业已经经历了一轮洗牌。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品牌崛起,抢占了美国和欧洲的部分市场份额。

日韩汽车以其轻量级、节能和时尚的设计赢得了市场,而美国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则节节败退,一些品牌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剩下的制造商被迫进行兼并重组,以求生存。

例如,斯特兰蒂斯集团就是由法国的标致、雪铁龙以及美国的克莱斯勒等汽车制造商合并而成的,旗下拥有十几个品牌。

如今,全球汽车工业正处在一个更加重要的十字路口,可以说是燃油车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不久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带领商务代表团访问中国,随行的奔驰汽车被传出与中国的小鹏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宝马则被传出将采用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

在此之前,去年10月份,斯特兰蒂斯集团以15亿欧元投资了中国的零跑汽车。

面对新能源转型,欧洲正在主动拥抱新时代,采取了更加积极灵活的策略。

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制造商也陆续与中国的汽车企业和电池制造商展开合作。

面临的挑战最大的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它们受到中美竞争大环境的极大影响,美国的政治家们不允许它们采用中国的电池和零部件,更不用说与中国同行建立合资企业了。

美国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麻烦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现在的情况更加危险。

克莱斯勒隶属于斯特兰蒂斯集团,通用和福特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都不小,它们的衰退速度可能更快。

2023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约为210万辆,其中包括上汽通用五菱的120万辆。而真正的通用汽车品牌销量已经下滑至大约100万辆。

它们在2017年达到了顶峰,创下了200万辆的年销量记录。

福特汽车的下滑速度更快,2017年创下了83万辆的销量记录,到了2023年只剩下13万辆。

在当前的形势下,2024年,通用和福特的销量还会剩下多少呢?

END

感谢您看到这里!祝您万事如意,恭喜发财!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辛苦动动发财小手,点个【赞】【在看】~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