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废资源化助力县域乡村振兴高质量产业发展》沙龙报名
为了响应“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和“县域高质量产业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分会拟召开《农废资源化助力县域乡村振兴高质量产业发展》沙龙,以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融合农业一二三产业及EOD模式,助力农业双碳、绿色农业、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农业、农产品品牌化和县域经济高质量产业发展,欢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行业企业参与,欢迎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报名。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合作招募
1、吉林某县生物质电厂寻求合作。因本地有大量牛粪,需收集处理,欲生产生物质颗粒,要求烘干质量要求25个水分以下,量大,对产能有较高要求,寻有技术、设备的厂家合作,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2、云南某县已入库EOD项目,现征集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农业产业、乡村振兴、山水田园、康养文旅、农林碳汇和农业职业教育类项目,作为该项目运营合做项目单位。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国家推荐性标准《秸秆收储打包体系建设规范》示范推广单位征集
经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组织执行2019年第四批国家推荐性标准计划的通知》(供销科标字【2020年03号)文件批复,中国再生资源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安徽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作为起草单位,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秸秆收储打包体系建设规范》已经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2022第21号公告(第374项)发布即将实施。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和秸秆相关生产企业参与此国家标准推广普及、示范研讨等活动。咨询:18500281178
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企业、项目、技术推广征集
2022年3月,随着《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出台,采用EOD模式的项目迈入稳步推进及规范管理阶段。为了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融入区域产业发展EOD项目, 分会联合第三方EOD项目服务机构征集相关企业项目技术入库,同时充分展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行业发展,宣传优秀品牌企业、挖掘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产品,传播区域先进经验,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装备制造和秸秆产品相关生产企业参与,展示企业品牌、应用产品、先进技术、应用成果和优秀案例。咨询:18500281178
农业节能减排固碳服务,赋能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实现
为了推动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降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分会联合第三方碳达峰碳中和和新能源专业机构全面提供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及农业领域清洁能源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及碳交易综合服务,包括农牧光互补、农光互补、碳盘查、碳足迹、碳交易、碳普惠、林业碳汇、绿色电力、绿色园区、CCER及VCS等项目,为秸秆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殖、加工仓储、设施农业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农业领域节能减排固碳扩容助力赋能。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中再农废》公众号征稿启示
全国供销总社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分会《中再农废》公众号经过多年发展,订阅人数超过2.7万,日阅读量逾万,每日增用户50人以上,已成为行业发展、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主要内容以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涵盖农业双碳、绿色农业、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县域经济发展内容,为发挥自媒体力量,推动企业、区域及产业发展,欢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行业企业供稿,优秀稿件将推荐到相关媒体。同时为政府、企业提供公关传播、广告策划、全网推广服务。咨询方式:18500281178(同微信)。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首先,要使农业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能培训、农业资金供给、农业机械服务、农产品烘干储藏、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加工等环节,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实现低成本投入、高价值产出并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其次,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既包括生物技术等促进动植物生长的技术,也包括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大数据、智慧农业等技术。能够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技术创新通道,不断取得核心前沿技术突破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再次,形成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包括农业生产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从次,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田永续利用;形成高效用水用肥技术体系,减少资源浪费,改善农业农村环境;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最后,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大产业之“大”,就是要充分挖掘各类农业资源,农林牧渔并举,推动农业种养、加工、流通等全环节一体发展,提升全产业链价值,生产城乡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品种丰富的农产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围绕“大”字做文章,体现大农业、大科技、大开放、大融合。
大农业,即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践行大农业观,就要在确保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各类资源,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食物需求。大农业是全产业链性质的现代化大产业,尤其应注重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此,一是加强区域性预冷烘干、储藏保鲜、鲜切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减少收获或加工环节的浪费;二是推广应用新型杀菌、高效分离等精深加工技术;三是推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四是鼓励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加工业,把加工增值利润尽可能留给农民。
大科技,是指提高农业产业的科学技术贡献率、农业机械化和装备化水平。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2.4%,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但距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当前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是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实现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统筹推进前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端技术模式集成、后端适用技术推广,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首先是应针对薄弱地区(如丘陵地区)、薄弱作物(如土豆、甘蔗、油菜等)、薄弱领域(如适用于大棚、温室的小型、方便机械)和薄弱环节(如玉米山地播种环节等)提升机械化水平;其次是加强自动化、数字化,在尖端技术应用方面赶超发达国家。农业装备化的主攻方向,一是不断提高现有各类温室的技术水平和容积率,稳步扩大生产水平高的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的规模;二是提升监测田间水分、温度、风力、虫情、病情的仪器设备的装备水平。总之,作为现代化大产业,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总体上应力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大开放,是指我国农业应更加积极主动与国际接轨,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供需缺口。首先,不断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即使是完全不出口的农产品也要降本增效,不能依靠政策和补贴维持国内市场份额,对于净出口的农产品更应如此。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农产品进口国、第五农产品出口国,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加,应努力打造农业国际品牌,让世界了解中国农产品。其次,大力推动农业“走出去”,有效化解农产品国际贸易风险,优化国内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业产业韧性。
大融合,具有多重含义。一是按照中央的要求,解决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二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农文旅融合,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在融合发展中打造新的农业品牌,改变农业仅提供初级产品、原料产品的地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三是农业产业发展应和乡村文化相融合。我国乡村传统文化,如节日文化、节气文化、饮食文化等,无一不和农业密切相关。应充分挖掘农业的文化内涵,按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使我国农业根基牢固、行稳致远。
作者:孔祥智,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参加生物质清洁供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企业交流座谈会
北京福缘地:《农牧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精准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探索建立规范可行的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与种养殖合作社、收储运环节、再利用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平台,探索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地膜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促进绿色生态发展。
服务内容:产业规划、项目策划、技术推广、企业宣传、产品发布、运营指导、活动合作、考察调研、研究报告、标准编制、孵化培训等。
本网所选文章旨在传递更多高价值信息。欢迎推荐,感谢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CRRAAFWB。联系电话:18500281178(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