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台某Y电费1元,场地费50 ,某享换电也有场地电费二选一的选择题,紧接着某哈,某侠宣布公司要求降低电费,在蓉城如今落柜为安的资源稀缺情况下为什么新老电柜平台如同商量好的一样,这是什么情况?换电平台亏损严重还是说换电商家已经赚得太多了!据我了解,有的商家1.2的电费也是月月贴钱,有的商家换电屋被社区或房东强制清退,这么说吧,商家按柜子风险越来越高,而平台方的落柜政策似乎背道而驰。
根据最近发生的事情就是前不久的某侠断电事件,我似乎恍然大悟,一件无形的嫁衣正在悄然织成,嫁衣最后谁能穿上我不清楚,但是织嫁衣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各位坐好,我们要发车了!某锂平台的刘总独占成都半臂江山,一呼之力令各新老平台大佬第一次碰头,但唯独某侠还在江湖行侠仗义,不愿与各江湖门派为伍,最终某侠被组织大佬一顿通缉,罪名是太有钱不肯一起玩,某侠最后屈服降价了,还是被我们商家一起联合的共同努力下,某侠这么说的,事实也是如此。其实我们大大小小的商家也希望有一个公平公正,付出也有收获的市场环境,商家们为了这个愿望暂时辜负了某侠,也把某锂推上了台阶,然而,这次,我们会把自己拉入泥潭,换电平台方是得到了公平,一致,甚至会继续联盟,然而,商家们没有看到市场在变好,用户都没有了,谁也拉不到用户。一场平台方的闹剧却是商家们给的定义,却不是用户!最后平台们少花钱成为了朋友,最终大平台守住了用户,小平台护住了钱包,商家们追求的公平公正在哪里?我们的收获又在哪里?没有了高额拉新问题,那么用户之间的拉新问题谁来解决?平台利益是否跟商家长久一致?
老用户2个月,6个月拉新,看似是又一次吃皮机会,事实上是增加商户之间的内耗争斗,为什么就没有商户与用户的永久分成,因为商家最终只是平台的工具,平台活下来之后会开始压缩商家的电费,这个问题我在两年前在某锂的身上就看出来了,当时某锂刚步入市场对商家承诺支持一定不会亏待商家,后来某锂在市场宽松的时候迅速做起来了,接着就是把电费从1.5拉到1.2,依然有很多商家用他,因为某锂是当时各方面相对最好的品牌,当然我也提交的申请被拒绝,理由是不能有当时有力对手某宇跟某纳斯的电柜,这让我当时就想起了美团外卖。然而就是这么’优秀“的换电平台,打着恢复市场公平次序的旗帜在联盟大会上一句把电费控制在1.1左右更有利平台的数据,就不顾相助商家们的利益死活,正所谓在商言商。
某侠之后就出现了三四个平台试探性降价行为。试问,某侠被逼宫后,有哪个平台站出来提出措施解决用户间的拉新问题,以及商户与用户之间的话语权跟利益长久捆绑?醒醒吧各位,平台看重的自身利益,哪怕某侠被逼宫,商户拉新跟用户拉新在未来注定要被取消,成为平台长大的工具。
留下大家一个考题,如果高额返费能够留下用户,那平台方还会不会逼宫某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