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近期市场信息显示,一季度全国水产饲料市场销量跌幅超30%,华南地区最为严重,其中特水料跌超40%,部分细分品种直接腰斩。不仅是饲料企业,很多苗种和动保企业也面临巨大的下跌。这样的背景下,养殖业未来的回暖之路究竟在何方?
华南水产养殖的变化趋势以及饲料企业的政策风向在全国具有风向标意义。4月24日,由水产前沿、农牧前沿主办的2024鲲鹏智享会广东站将在广州召开。会前,我们和诚一集团预混料业务负责人沈耀锥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部分内容呈现如下,希望能为业界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农牧前沿:沈总您好,能否请您介绍下您了解到的一季度水产料市场的相关情况?
沈耀锥:诚一集团预混料业务主要覆盖华南、两湖及华东地区。今年一季度,全国水产饲料企业销量普遍出现大幅下滑。据一线调研反馈数据,我们认为市场总体下滑幅度在25%—30%,其中特种水产饲料最严重,约为35%—40%。水产饲料销量的变动受到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一季度的气候条件并不理想,导致部分水产品种无法正常投料,投喂率较去年略有下滑。鱼价行情的持续低迷,会再次削减养殖户的投料意愿。但这些都并非主要因素,核心原因还是存塘量锐减导致的饲料销量下滑。内部数据显示,一季度水产品存塘量整体下滑30%—40%,华南地区草鱼存塘下跌近三成,罗非鱼存塘跌30%—40%,黄颡鱼存塘暴跌40%—50%,生鱼、加州下滑幅度相对较小。然而,目前罗非、叉尾、黄颡等品种行情尚可,生鱼、加州行情比较差。这导致,行情好的品种,养殖户愿意投喂,但存塘量锐减导致市场容量下滑;有饲料需求、存塘量大的品种行情不好,养殖户不愿意投喂。回顾过去几年,水产养殖的增量品种并不多。草鱼、鲤鱼、鲫鱼、罗非等大宗淡水鱼养殖量持续下滑,虾、加州、蛙等个别品种上升,但增量并不足以弥补其他品种的跌量,整体养殖量呈现下滑趋势。但是,鱼价仍然持续低迷,证明是需求端的问题。因此,行业困境的根源在于需求和供应不匹配。农牧前沿:您如何判断接下来水产饲料市场的走势?
沈耀锥:一般来说,水产饲料企业一二季度的淡季销量占全年销量的40%,三四季度的旺季销量占60%。受养殖量影响看,企业的二季度饲料销量可能难以有显著提升,预计会维持现有的颓势。随着6月后春苗达一定规格开始大量吃料,饲料销量会有明显好转。在如春苗成长、多个品种鱼价可能回暖,以及大规格鱼提高投喂准备上市的共同作用下,8-9月会迎来明显的饲料销量高峰,并有望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对于第四季度,目前还难以判断。在近年来存塘量持续萎缩的背景下,如果9-10月的上市季鱼价下滑幅度超出预期,便意味着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会极大打击大家的投喂积极性,直接影响饲料销量。基于现状,我们预计2024年水产料销量整体下降幅度在10%左右,跌幅同比2023年有所收窄。
农牧前沿:今年这种背景下,广大中小型饲料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沈耀锥:这段时间以来,我也一直在深入研读大家对市场的判断,对一些观点深表认同。首先,要找准细分市场和品种。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体量,难以与大企业正面抗衡,必须找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走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竞争路线。然而,切入细分市场同样充满挑战,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技术、团队和市场情况,审慎评估机会的真实性与可行性,对潜在风险做好策略预案。需要指出,我们不建议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有2-3个辅助品种做销量支撑。其次,要找准自己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市场定位。当前,部分头部企业通过提高杂粕及非鱼粉动物蛋白的用量以在提高总蛋白含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同时补充其它营养短板元素来保证饲料整体效果。这体现了其技术和规模的领先优势。但大集团具备较高的容错空间和机会,中小企业走错一步就可能全军覆没,应避免盲目跟随头部企业的步伐,审慎选择自身发展路线。此外,要高度重视成本控制。这是应对市场竞争和变动的关键所在。企业需要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将支出精细化,保持稳健的经营态势。只有先确保生存,企业才有机会进一步发展。市场的不断变化必然带来养殖模式的革新,进而对饲料需求产生深远影响。对市场的深度洞察是发现一切机会的前提。那些表现卓越的饲料企业,往往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深厚的市场研究能力。建议企业高层加强一线实地调研,获取更为准确和具体的第一手市场信息,为战略决策提供坚实支撑。农牧前沿:在您看来,养殖端的哪些变化是饲料企业值得抓住的,能否举个例子?
沈耀锥:根据市场调研信息,目前部分细分市场已经明确出现对饲料需求的变化,如湖北中鲩与大鲩的区域分化养殖、华东优质青虾苗及高效养殖模式、罗非鱼更高包产的饲料差异化定位等。这都是企业可以抓住的机会点。更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健康养殖的重视度已经普遍且明显提高。以黄颡鱼养殖为例,近年来养殖端病害频发,蛋白越做越高、饲料质量下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能否通过使用更高消化率的蛋白原料,降低饲料蛋白含量,控制饲料成本,并把这部分节省的费用用于添加一些功能性物质,帮助改善养殖动物的肠道健康,增强其免疫力,从而提高养殖效益。研究表明,黄颡鱼不需要那么高的饲料蛋白,也能养得很好。降低非必要饲料蛋白含量可以有效减轻黄颡鱼的消化负荷,降低营养应激,从而提升其健康水平。此外,高蛋白饲料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较高的有机氮,这在高温季节尤其容易导致水质恶化。目前,我们有部分客户在黄颡、草鱼、罗非鱼等品种已经落地低蛋白日粮技术,通过原料更加简单而优质、营养设计更科学,实现饲料表达更高效,同时也实现更良好的养殖水体、更健康的鱼虾。我们认为,市场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迫在眉睫。2024年,全国巡回论坛——鲲鹏智享会隆重启航。我们将小范围邀请行业专家、头部企业,通过搭建一个高端、专业、私密的交流平台,让与会者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探讨行业现状、分享经验、剖析市场趋势,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的行业洞见和合作意向。首站选址广州,定档4月24-25日,期待您的参与和支持!
爆料、投稿 | nmqynews@nmfir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