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科技2023年9期《海军节观舰记》全新上市,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兵工科技快讯进行购买!
自隐身战机出世以来,全球原有的防空体系便受到了严重冲击,构建反隐身能力随之成为新一代雷达预警网的重要目标。特别是近些年,随着隐身技术的逐渐成熟和隐身装备在全球的大量列装,反隐身作战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均已装备了F-35,再加上周边基地美军自己的隐身战机,中国周边的隐身飞机数量增长得很快,对我军地面防空情报装备的反隐身作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上,电科集团在“雷达赋能防务安全”展区,同时展出了两种反隐形雷达的模型,分别是YLC-8E和YLC-2E,这两款雷达分别代表了反隐身雷达的两条技术路径。
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室外展区展示的多款雷达
YLC-8E型UHF波段三坐标警戒雷达
YLC-8E型UHF波段三坐标警戒雷达使用的是传统的雷达反隐技术——频段反隐身。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隐身飞机对不同雷达频段的反射截面积不一样的特点,YLC-8E雷达的UHF波段属于分米波雷达,由于隐身飞机的“外形隐身”设计主要是针对S、C波段警戒雷达,因此工作在这两个波段的常规雷达很难发现对方,但是到了UHF波段,其RCS会上升至0.1~1个平方米,而且较长的雷达波照射到隐形飞机后会形成绕射现象,也有利于发现隐身目标。
YLC-8E雷达曾被誉为“中国反隐身雷达旗舰”,那是因为该雷达拥有巨大的天线阵列,展开后的面积相当于两个羽毛球场,有着极高的辨识度。该雷达采用两维相扫加方位机扫全数字有源相控阵体制,再加上大功率高效率数字TR组件和自适应资源调度技术,可实现对隐身飞机的远程预警探测任务。YLC-8E雷达具备反隐身能力出色、机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等优势,负责在雷达预警网中担负中高空、中远程对空警戒引导任务,实现目标的搜索、跟踪与引导。
被誉为“中国反隐身雷达旗舰”的YLC-8E型UHF波段三坐标警戒雷达
YLC-8E雷达可通过公路、海上和铁路机动,可在20分钟内完成快速架设或撤收,能够在500千米公里远的距离上探测跟踪传统多任务作战飞机,对低可探测性目标的跟踪距离大约300千米,是世界上为数很少的能够远距离连续跟踪西方第五代战机的雷达系统之一。
YLC-2E型S波段多功能雷达
首度公开亮相的YLC-2E型S波段多功能雷达则采用了全新的技术路径——能量反隐身。中国电科雷达专家现场介绍称,所谓隐身战机,其实并不是真的隐身,而是通过吸波材料和特殊外形设计,尽量减少反射的雷达回波,从而让雷达的探测距离大幅度缩小。但工作在低频段的雷达(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米波雷达”)对隐身飞机的探测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目前绝大部分的反隐身探测手段都采用这种技术,此次展出的YLC-8E就是这样。只是,米波雷达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那就是精度相对较低。
随着技术的发展,依靠频率反隐身不再是反隐身雷达的唯一选择,通过提高雷达的“能量”同样能够实现反隐身的目的。隐身飞机的原理是尽量减少反射的雷达回波,如果大幅增加发射的雷达能量,隐身飞机的雷达回波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可以被雷达分辨出来。但增加雷达发射功率时,在雷达的尺寸、功率、耗电量和机动性等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采用“能量反隐身”技术的YLC-2E型S波段多功能雷达
国内最新研制的YLC-2E型S波段多功能雷达,通过使用先进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及先进的技术体制和阵面规模优化设计,不仅实现了极高的能量应用效率,再加上先进算法加持,使隐身目标的雷达回波能被精准地识别出来,从而实现了对隐身飞机的远距离有效探测。并兼顾战术弹道类等目标的预警探测。
此外,YLC-2E雷达采用积木化设计技术,天线阵面轻薄化,赋予了良好的战场部署灵活性以及战场生存能力。该雷达还重视AI技术的使用,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对雷达探测目标进行最优化的调度,并且通过对复杂电磁环境的感知,实现干扰信号识别与抗干扰策略选择,不惧外部干扰。

感兴趣的读者朋友,赶紧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吧,印刷数量有限,售完为止!
购买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