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是整个供应链的引擎,是企业生产运营的指令中心。如果指挥中心混乱,不仅整个生产运营混乱,还会造成企业利润率下降、产品交付不及时、客户满意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生产计划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形同虚设主要有2大原因:
一是,生产计划自身的问题。要么是信息统筹不力,排期不合理,导致生产车间不愿意遵守;要么是生产计划原则性不强,计划定好,大家可以随意变更,不执行。
二是,企业没有制定清晰规范的订单评审流程。 销售预测数据混乱,急单插单多,并且没有相应规则。出现问题,也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
今天,和大家分享2个优秀的企业案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以及如何通过跨部门协调和优化流程,让生产计划发挥真正作用的!
物资紧缺,且供货周期延长,
计划能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保证持续生产?
疫情期间芯片紧缺的情况举例,不仅交货期比原定时间延长了将近半年,而且交付数量也砍掉一半,这种时候怎么办?
该公司计划人员立刻协调公司各部门,做了以下应对措施:
第一,赶紧做预测,分析目前市场上公司卖的好的产品是哪些?找出爆款,找出市场受欢迎的机型是哪些?
第二,立刻找销售,拉出已经签单的、以及有意向签单的、还有正在走合同流程的订单,都是以哪些产品为主?重点是常规机型中,哪些是订购量大?
根据以上两个数据制定计划,如果说需求是100台,至少要做50台的战略库存备货,为这些产品中的长周期物料做出采购规划。
接下来,提前确认需要购买哪些物资,这个不是拍脑袋决定的,需要重点考量以下几个因素:
1. 主零件的规格有哪些
2. 这些常用物资设计是否会有变化
3. 长周期物料梳理
研发和销售销一起来定这个事情。做了这些准备之后,该企业在疫情管控期间,依然可以保证生产继续,不受影响。
订单达成率低,企业利润低,
计划能做什么?
之前辅导的一家企业,不仅订单达成率低于同行水平,利润率也低于同行水平。
调研中发现,该企业的销售接到订单,可以直接录入系统,并且以录入时间开始算,5天后发货。这样的操作流程会产生以下问题:
第一个问题:销售人员上百个,每个人都可以录入订单,并且要求5天后发货,会造成订单扎堆的情况。
第二个问题:仓库堆满货,生产按要求5天生产出来了,但是销售却不发货,造成产品积压,成品库堆的满满的。
这样的操作流程给生产也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同一类产品,白班的时候有,夜班又有了,为什么同一类产品源源不断的来,为什么不能合并?
该公司销售很强势,想要改变这种状态难度很大。
于是,老师多方沟通协调后,该公司成立了销售管理职能,主要工作是:订单来了要做评审,审核规格型号,是否有非常规的,看交期是否合适?审核订单是否有相近区域的,并合并订单;是否有同类别产品的订单,也要合并订单。
同时,规定,只有打了预付款才开始生产。
另一个问题是插单多。一个白班要插3-4单。
生产计划是希望3天有一个锁定,但是这么多插单,是无法锁定的。而且,插单之后,物料是给别的订单准备的,现在插单用了,之后的订单就没有物料了。导致生产、采购都在不停的救火。
面对这些情况,就和销售的老总谈,最终谈成锁定三天计划,并逐步推行销售预测,推行半个月的滚动订单。
为了确保半个月锁定订单数据的准确性,销售不再像之前只是通过电话确认多少数量,而是要求销售跑经销商现场,确认是否把我们的产品作为主打产品来卖。让销售下沉市场,帮助客户更好的销售,了解客户的库存,了解第一手的销售数据。
经过这样的操作,2周的销售预测计划确定了,主计划就有抓手了。
同时,仔细分析产能、淡旺季、用哪些产线、做多少。如果下周也有同类的,就归到这周一起做。这样计划有了很好的统筹。
做好以上的前期准备工作后,同步做出规定,计划的前3天坚决不能插单,三天滚动锁定计划是强行推行。这样生产计划的管理工作,就上了个大台阶。不仅提升了订单达成率,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企业利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