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小米又投了一家智能底盘公司

   日期:2024-04-18 06:48: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14    评论:0    

 汽车底盘与制动技术 关注我们,随时获得最新推

近日,智能底盘公司域磐科技接连完成种子及天使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1亿元。其中,种子轮融资由陆石投资领投,清流资本、西木投资及其他投资方跟投;天使轮融资由小米战投领投,顺为资本及老股东陆石投资跟投。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线投建、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域磐科技天使轮融资中出现了小米的身影。

当前,小米汽车绝对是“流量之王”,一举一动都是业内瞩目的焦点。其三年磨一剑,小米SU7一经开卖,不到半个小时大定5万辆,创造了一番奇迹。这背后,营销实力、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缺一不可。尤其是谈到小米汽车的整个产业链布局,对投资的深谋远虑或也可称为是其造车路上的关键一招。


小米集团对汽车业务的布局早于2018年就已开始,不过,一直以来,以小米集团、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等为核心投资主体,小米对外主要围绕各类智能化的消费电子产品为主,而随着小米造车业务的推进,投资的主要赛道才进一步来到汽车产业链上下游。

总体上,小米在汽车领域投资及自研主要集中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核心环节。作为较晚一批入局跨界造车的代表,小米汽车开局直接就进入到了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汽车智能化的角逐比拼硝烟愈加弥漫。也因此,在小米汽车SU7第一次正式亮相之时,雷军就反复强调智能化能力。

雷军彼时谈到,智能电动汽车本质上就是“汽车×电动×智能”。过去十年,行业已经解决了电动化问题,未来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智能是汽车的灵魂,智能化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决胜点”。

这一点也明显体现在小米对汽车产业链的布局脉络中。通过投资产业链初创企业,深度聚焦核心技术,或自研或与供应链企业深化合作,小米逐渐构建起了一个覆盖智能汽车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包括上至电池材料、半导体等相关领域,中游覆盖电动化系统零部件、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环节,下游汽车后服务市场小米也已布局。

根据公开数据,自2021年9月以来,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累积投资了近50家汽车领域内的企业,涵盖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智驾软件解决方案、线控执行器、动力电池和电池原材料等领域。

此次对初创企业域磐科技天使轮的投资,也可以看到小米汽车对智能底盘这一细分领域的加码。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底盘系统作为关键的执行部件正迎来深刻的智能化技术变革。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基于汽车线控底盘市场广阔的前景,预计到2026年国内乘用车线控底盘核心系统的市场规模达650亿元,2022-202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4%,从增速和规模综合而言,线控悬架和线控制动将成为线控底盘行业的主要增长部分,目前处于规模化商业化初期。

并且,在资本市场方面,智能底盘领域也持续受到追捧。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仅是去年,国内智能底盘相关领域累计披露了20笔融资,相较于2022年的9笔实现了翻倍。

作为本次融资事件中的主角,域磐科技正式成立于2023年4月,聚焦汽车智能底盘核心控制技术,致力于提供高安全的底盘执行系统和全域稳定的智能控制方案。

资料显示,尽管成立仅一年之久,但该公司核心团队在汽车零部件方面经验丰富,拥有千万辆级别的量产经验。团队平均工作年龄在12年以上,70% 是硕博士学历。其中,域磐科技的公司创始人张小乐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拥有头部主机厂、国际Tier 1等二十年底盘技术研发、产品规划和工厂建设与制造全产业链条的工作经验。

张小乐认为,智能底盘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安全、稳定,最佳的稳定方案就是以整体四轮为全局控制的对象,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实现底盘的全域稳定。在常见的通过制动系统控制车辆稳定性的基础上,域磐科技通过增加四轮转向系统及主动悬架系统的联合作用,大幅提升车辆的动态稳定性。


目前,该公司已经首发创新产品——后轮转向系统,并完成后轮转向系统RWS的验证试验及整车路试。在业务布局方面,域磐科技布局了线控转向和主动悬架两个增量赛道,通过底盘XYZ三个方向的融合控制,实现四轮全域的动态稳定。

同时,域磐科技的线控转向、主动悬架样品也已上车验证,并已完成IATF 16949、ISO 14001 和ISO 45001三大体系认证,建成研发、生产、质量及供应链管理等全体系流程。

在产业化方面,域磐科技集研发和制造一体的产业化基地已经投入运营,可以辐射京、沪两大汽车产业带。据透露,该公司年产20 万台的高科技智能生产线已经建成,同时还拥有超过3,000 平米的研发试验室和研发办公室。

本次融资的完成,有望将进一步加速域磐科技产品的量产进度。

END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展会详情咨询

点击关注,实时获取汽车底盘与制动技术最新资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