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4月16日,以“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现代化纺织产业园区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工作会议暨园区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论坛在江苏灌云召开。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做好园区产业数字化转型这篇大文章,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和重要任务。
谈及园区数字化的机遇,中国联通服装制造军团运营负责人党圆博认为有三大机遇:一是智慧园区将会朝向创新化、生态化发展;二是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产业发展相结合;三是智慧园区智能制造应用需求不断增长。


“智能制造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无锡一棉纺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介绍称,无锡一棉已实现装备三化,工序直联互通,同时,企业还运用数据实现精准管理。多年来,通过不断积累和尝试总结,无锡一棉开发出适合企业管理的50多个数据应用分析模型,这些数据模型的数据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高效、有效、准确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蔡赟认为,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员思想变迁从“一把手”工程,到“中高层管理者”,再到“全员”的过程,带来从量变到质变的效应。

于都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江西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丁有胜以“数字化转型撑起千亿级时尚产业——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做法”为题进行分享。他表示,于都县专门出台了《服装二十条政策》,在智能设备补贴、科技创新奖励、研发平台奖励、研发投入奖励、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品牌创建奖励等方面给与企业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为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保障。同时,投资1.5亿元建设智慧于都,建立了工业产业大脑板块,以数据为核心,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精准治理能力与行业数智化水平。此外,于都还积极培育服装大数据应用人才。发挥于都60万人力资源优势、首位产业扶持政策优势和数字技术、数字营销风口的核心优势,以培养数字技术、数字营销等领域的领先人才为出发点,打通省市县10所以上高校(技校)在招生、培训、实训、认证(行业、企业)、就业(含推荐)等环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紧密结合。

会上,中共灌云县委常委、灌云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振意对灌云经济开发区进行了推介。他介绍称,灌云县开发区在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现有企业358家,其中规上企业128家。园区紧紧围绕“工业立县主要功能区、产业项目主要承载地、经济发展主要增长极”的发展定位,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园区形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健康食品、电子信息4个支柱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若干新兴产业的“4+X”产业体系。
园区规划纺织产业园3400亩,现有可用土地1300亩,重点招引高端纺织、成衣服装、毛绒家纺等企业,形成纺织及印染精加工、服装服饰制造等多条产业链,建立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上下游衔接紧密、产业配套齐全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主题服饰是灌云县特色产业,包括情趣内衣、学士服、汉服等各类服饰,目前有生产企业1000家,其中情趣内衣超500家,电商超6000家,日均发单30万件,网络销售占全国份额70%。


作为大中小融通、产业链协同的空间载体,产业园区是政府治理与市场运营有效结合的重要组织形态,在优化要素配置,涵养主体活力,协调区域发展,促进转型升级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本次会议的召开,从数字化转型入手,将会塑造出纺织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来源: 中纺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