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博主“大姚Tok”表示,自己因购买小米SU7创始版而被公司强制辞退。
该博主称,自己是极越员工,在提车小米SU7的5天后被极越开除,而且公司并没有支付赔偿金,开除他的理由是违反竞业协议。
4月16日晚,上述网友姚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辞退当天HR约谈自己的对话录音。
录音显示,HR表示,最近公司在审查中发现他近期直接或间接地以个人名义或者身份,从事跟竞品相关的行为,其中包括在任职期间参加小米发布会,以及发布跟竞品相关的运营信息。该名HR表示,这些都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竞业相关条款的行为,经过和法务部门的一致商讨,决定计划单方面解除姚先生的劳动合同。
对此,姚先生称,自己和小米没有关联,只是作为小米SU7车主参加了小米举办的车主活动,并在自己的车主账号上分享一些内容,但自己并未说极越不好,也没有提到极越任何一个词。姚先生表示,约谈完毕后,公司就移除了自己的公司账号,包括其所有的聊天记录和往来的邮件。从约谈到被强制离职,只用了一小时。
4月17日,极越汽车法务部发布首条博文,针对网传极越汽车因员工姚某某购买某小米汽车而开除一事做出澄清。
极越汽车在声明中表示:
“并非因姚某某购买某米汽车而予以开除,而是姚某某系在上班时间从事与公司事务无关、且明显有悖于其本职工作职责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因此,公司认为,姚某某的上述种种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和制度,公司单方解除其劳动合同,于法有据,亦合情合理。”
事情是这样的,根据大姚Tok发布的微博内容,他于本月3日提到了首批小米SU7创始版,并表示自己曾被小米公司CEO雷军亲自开过车门。
对此,该员工表示不理解,并解释:“我只是想买一台自己喜欢的车,我觉得我掉入了职场陷阱。”随后“小米SU7车主买车5天后被极越开除”一事在网上引发热议。
该事件曝光后,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有网友认为,公司开除员工的做法过于苛刻,毕竟员工只是购买了一款新车并分享了相关信息;而也有网友认为,既然员工签署了竞业协议,就应该遵守相关规定,避免涉及竞品公司的活动和信息。
对于该博主被车企辞退一事,网友们持有不同意见。
有网友评论:“你是极越员工,买其他品牌的车另外在网上还一顿宣传,居心何在?”
也有网友表示“公司格局太小,支持博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也有网友表示,这是不是在蹭热度呢?
据了解,极越汽车前身是集度汽车,2021年1月,吉利和百度宣布合作造车,并于当年3月成立集度汽车有限公司。
2022年12月,首款量产车集度ROBO-01亮相,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定位为中大型SUV。
2023上海车展上,集度汽车被曝因为没有造车资质而被主办单位拒绝参展请求。
2023年8月,集度汽车更名为极越汽车,而集度ROBO-01也变为极越01。极越01是该品牌首款车型,基于与极氪001相同的SEA皓瀚架构打造,定位纯电中大型SUV,动力上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车型,最高续航720公里。
极越01在去年10月底正式上市后,销量表现并不佳。
公开数据显示,极越01在上市后的近半年内,累计销量也仅2300余辆,今年一季度,极越01累计销量为876辆。
关于上述博主录音中提及的“车圈的竞业限制,并不是一个罕见的词,但在此前更多是出现在离职跳槽环节。
2021年,网络上就曾曝光过一张关于长城汽车制定的竞业限制协议所列企业名单的图片。该名单中包含了一系列知名车企和配套电池、零部件企业,其中蔚来、小鹏、理想、特斯拉被摆在了最前列。员工若违反该协议,违约金将高达80万元。
【行业】网传长城汽车竞业协议企业名单曝光!网友:签了等于告别汽车行业
尽管随后长城汽车辟谣称,该内容存在捏造事实、歪曲事实、信息来源不明,贬低、抹黑、诋毁长城汽车,侵害了长城汽车民事权益。却并未否认“竞业限制名单”的真实性问题。
【行业】竞业协议事件,长城汽车回复:将追究法律责任,究竟实情如何?
去年2月,前小鹏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加入奇瑞,出任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时,就曾有人透露,阔别两年才重回智驾圈原因还在于竞业协议的限制。
究其原因,仍在于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研发的一项巨大工程,为避免核心技术外泄,很多公司都会和员工签署知识产权协议或者竞业协议,在1-2年的时间里提供赔偿金,离职员工不得从事同业的工作。
【行业】原吉利汽车研究院胡峥楠加入顺为资本,未来或将主导小米造车
很显然,此次姚某某的事件并不属于这一类,对于视频中提及的“竞业限制”,在上述极越汽车法务部的回应中也给出了相应解释。
但有意思的是,经过此事件前后事由后,有网友建议姚某某“不如借机加入小米汽车”,而另一方又给出反驳,“如果真去小米,可能又涉及竞业协议的另一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