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盛凡知识产权IP
提起贵酒,也许消费者大多都很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名叫贵酒的公司,一共有两个:一个是上海贵酒,一个是贵州贵酒。而他们两个之间,围绕着“贵酒”这个牌子,已经打了近四年的官司。
上海贵酒4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贵酒”)以侵害商标权为由,起诉上海贵酒等五被告,合计索赔1亿元。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
上海贵酒在公告中称,目前诉讼尚未开庭,公司暂无法判断该诉讼对公司本期利润和期后利润的可能影响。
根据公告,贵州贵酒于2024年2月提起诉讼。
贵州贵酒认为:
贵州高酱酒业有限公司、上海贵酒生产的系列产品,在瓶身、酒盒等显著位置突出使用“上海贵酒”标识,与原告注册商标“贵”构成相同。“上海贵酒”构成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对原告“贵”商标专用权的侵害。
上海天青贵酿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贵牌有限公司南京鸣羊街分公司作为侵权产品的销售商,与上述生产商共同实施生产、销售等侵权行为。上海贵牌有限公司作为上海贵牌有限公司南京鸣羊街分公司的总公司,也应承担赔偿责任。
贵州贵酒请求法院判令上述五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享有的相关注册商标专用权,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1亿元。
回顾“两贵之争”案,既涉及数件“贵”商标,也涉及“贵”“贵酒”“贵酿”等企业字号权。
因不满“贵酒”和“贵”等字样被其他公司使用,贵州贵酒将上海贵酒、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等相关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一审判决,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害原告贵州贵酒相关商标专用权商品,并赔偿原告100万元;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对给付义务中的20万元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贵州贵酒对此判决不服,于同年7月23日向江苏高院提起上诉。
江苏省高院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南京中院重审。
根据南京中院发布的重审判决书,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被判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害原告贵州贵酒相关商标专用权商品,并赔偿原告150万元;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上海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贵酒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不过,上海贵酒亦在彼时的公告中提及,该判决对原告诉请的有关上海贵酒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变更公司名称等再被法院驳回。
同时,判决中涉案商标不涉及上市公司现有商标,因上海贵酒在微信公众号文章宣传展示被诉侵权商品图片和使用被诉侵权标识,法院判决上海贵酒对前述给付义务中的10万元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贵”字商标的价值可见一斑,“两贵之争”既是知识产权之争,也是白酒新锐和老牌龙头之间的博弈。
财报数据显示,上海贵酒2022年营业收入近11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经营利润1.02亿,并实现了营业收入连续同比稳步增长。
总而言之,商标纠纷是一场系统战,要消耗当事各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源,也会导致一些潜藏的市场风险显现,必然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各种各样的危害,导致企业经营陷入不确定性之中。
为规避此类法律纠纷,企业一定要做好商标跨类注册、在先商标查询和使用风险评估等工作,必要时也可咨询商标法律、实务的专业人士,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布局。
二者“拉锯战”最终如何定论还有待进一步审理,但市场的机会往往只在顷刻之间。

END
声明
本文仅作分享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联系方式:claudia.cao@everla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