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使用玻璃材料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从古埃及人发明内核成型技术制作第一件玻璃容器开始,人们就一直在探索器物使用功能基础上的艺术美感。
由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燕舞集团有限公司指导,天津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主办的“琉光溢彩——西洋玻璃器”展,将展出34组60件 (套)天津博物馆馆藏西洋玻璃器,展现近现代欧美及西亚玻璃珐琅器的工艺特点及水平,以玻璃特有的梦幻般工艺语汇和奇异情调,为观众送上一股赏心悦目的视觉新风。

指导单位: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燕舞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天津博物馆 盐城市博物馆
承办单位:盐城翰墨丹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时间:2023年5月17日—2023年8月18日
地点:盐城市博物馆特展厅
展览介绍
第一单元
金碧辉煌——镀金银玻璃
镀金银是一种使用金叶、金粉在玻璃表面进行装饰的技法,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就有将金箔图案夹于两层片状玻璃之间进行烧制的做法。

波西米亚
二十世纪
钴蓝色镀金银玻璃洋菊纹瓶

意大利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透明蓝色镀金玻璃镶红蓝宝石酒杯
透明烟灰色镀金玻璃镶红蓝宝石酒杯
▻▻▻
第二单元
银华映彩——画珐琅玻璃
画珐琅,又称“釉彩”工艺,是一种将捻碎的玻璃粉末混合助熔玻璃和油、蜂蜜或树胶等媒介后,用画笔应用在室温玻璃容器表面进行图案和颜色装饰的方法,在加热后直到助熔剂流动,主体玻璃表面和釉彩永远地凝结在一起。

美国
二十世纪早期
玻璃画珐琅仿陶瓷花卉纹蒜头瓶

波西米亚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透明带盖玻璃画珐琅人物图瓶
▻▻▻
第三单元
方诸流映——镀金、描金与画珐琅玻璃
在同一玻璃器表面进行镀金、描金和画珐琅装饰的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三、十四世纪的伊斯兰清真寺釉彩玻璃灯。而十九世纪的玻璃制作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空前繁荣,借鉴、挪用和并置前人的工艺成果,并有所创新是这一时期的主题。

波西米亚
Moser,1880s
透明黄色镀金刻面玻璃画珐琅花卉纹瓶

欧洲
十九世纪后期
透明镀金玻璃画珐琅花卉纹酒器

英国
Thomas Webb & Sons,1880s
仿陶瓷镀金玻璃花卉纹瓶

波西米亚
Moser,1880s
透明天蓝色镀金玻璃画珐琅花卉纹碗碟
▻▻▻
第四单元
彩焕璇杓——套料车刻玻璃
套料工艺指的是在吹制玻璃器物的过程中,在一层颜色玻璃上套取另一层颜色玻璃,层叠后塑造造型的一种热成型方法。
车刻工艺指的是使用车轮雕刻机,利用砣玉的方法对玻璃表面进行研磨,产生切面或图案的一种冷加工技术。

波西米亚
Moser,1880s
透明套紫车刻镀金玻璃高脚杯
▻▻▻
第五单元
琪花吐艳——特殊工艺玻璃
集合、借鉴、挪用不同历史时期的造型、装饰和工艺技术是十九世纪后期玻璃制作最突出的特点。

波西米亚
1880—1890
透明琥珀色玻璃画珐琅花卉纹瓶

穆拉诺
二十世纪
洒金千花玻璃团花纹瓶
▻▻▻

展
览
现
场
[END]
图文:盐城市博物馆
器物研究部 邵雯 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