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电商天价罚单:杭州知名服饰公司偷税2.1亿,被倒查7年,罚款3.6亿!

   日期:2024-04-12 19:59: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0    评论:0    

近日,杭州某知名电商服饰企业,被税务倒查7年的账,补税加罚款高达3.6亿!刷新电商行业截止目前,所公开的最高罚款数额。

         一、逃税2.1亿

杭州服饰公司偷税被罚3.6亿!

近日,杭州市税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经杭州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检查,杭州某知名服饰有限公司被发现在2014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采取逃避缴纳税款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21237.93万元。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其处以追缴税款21390.99万元的行政处理、处以罚款14866.55万元的行政处罚。
逃税2.1亿,罚款1.5亿,累计3.6亿,对任何电商企业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家公司为什么被罚得那么重?有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是该公司在税务稽查过程中,存在处理不善或有对抗行为导致处罚加重。

二、主体变更,也不影响“翻旧账”!

9年来,杭州**服饰没有露出过破绽,但从天眼查看,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旗下品牌“伊**”多次发生变动。
2014年成立a服装有限公司,且于2017年注销。
2022年5月,杭州**服饰有限公司把“伊**”品牌转让给杭州b服饰有限公司。
这些变动看似只是商标交易,但实际上可能是在接到税务调查通知后,紧急进行的主体变更,以尽量减少品牌转让带来的损失。
然而,企业注销了,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就拿上述杭州这家公司举例:被稽查的起始年度距今已有9年,查了7年半(包括2014-2017)的账。也就是说,对于偷税、抗税、骗税的企业,税务稽查不受时间的限制。
参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很多电商企业面对的是个人消费者,个人消费者的开票意识不强,因此很多电商企业往往就是开票的收入申报交税。而“未开票”的收入就没有申报,这会导致“网店出现年收入3000多万,仅申报100万!”的局面。但电商平台都是有销售记录的,银行也是有流水的!任何一次心存侥幸,都极大可能导致企业翻车。

三、税局稽查电商企业的手段!

从近两年的电商企业偷税漏税案件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税局对电商企业查税的方式,不再是单纯地看对公账户流水和进出项发票了,而是直接调取线上店铺的后台交易数据。
税局主要是通过:
1、电商网店后台导出的交易收款明细(电子数据)
2、电商网店对公以及法人等相关负责人账户,对应支付宝、微信的流水明细(交易流水)
3、税局申报的财务报表(给税局看的账)
电商交易数据太透明了,你有多少店铺?成交额多少?税局在拿到企业在各个电商平台的成交数据,只要一比对就可以知道你少报了多少收入?
至于怎么罚,重罚还是从宽处理?这就是根据你偷税的金额,以及在稽查当中的配合度了。

四、电商企业偷税的处罚依据!

电商企业一旦被查,会面临:补缴税款+0.5-5倍的罚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电商企业如何做好财税合规?

电商企业要合规的前提是,你的利润足够支持你交税;否则即使你有心合规,产品利润却低到连税都交不起,你也很难合规。这里先简单给一个合规思路供大家参考!
资金层:股东个人先成立一个钱包公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解决钱哪儿来、如何退出的问题,钱包公司可以作为股东的钱袋子,由于居民企业之间分红免税,因此可以用钱包公司来沉淀项目所带来的利润,当然股东的日常开支可以通过发票凭证以及发工资的形式领取。
主体层:集团公司主要作为对外的门面,最终的功能就是资本运作,控制各大电商业务板块,未来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引入战略投资人或改制为拟上市主体。
项目层:各个电商店铺的经营主体公司,公司赚钱的资金入口,目前电商企业的销售渠道有以下三种。

1、店铺销售(入驻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卖货)

在这种模式下,电商企业一般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如果企业不考虑走品牌路线,前期更多是希望扩大业务规模,就可以考虑群店模式;根据不同平台的要求,成立多个公司,入驻各个平台开店。根据各个店铺公司负责的业务板块,对应匹配原料采购以及员工等,从而达到收入分拆的目的,也有利于在盈亏平衡后实现节税!其次,店铺的收入可以默认在退货期满或客户点击确认收货后,再确认收入并缴纳税款,从而达到延迟纳税的目的。

2、平台供货(给京东自营、天猫超市等平台供货)

这时可以把平台看成企业的线上经销商,双方之间是单纯的购销关系,企业可以通过成立多个供应链公司,来给各个平台供货;通过收入拆分、控制利润来享受小微微利企业的政策优惠;此外,一般电商平台会要求企业开具1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采购的时候一定要找能给你提供13%进项发票的供应商,因为你能拿到的进项发票,决定了你的税负成本!

3、自建电商平台销售(自己开发APP以及小程序等卖货)

很多企业在做自营电商平台的时候,通常会把销售和平台放在同一家公司里,一旦交易流水上规模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就变成了零售贸易,这个时候想往高新技术企业去靠,享受税收优惠就很难了。因此,对于自建电商平台在开始规划的时候,建议把平台的持有和货物销售拆开,用两家公司来运行,平台提供的就是信息技术支持,收取销售公司的技术服务费,往高新技术企业规划;销售公司入驻到平台上进行卖货并提供售后服务,当然未来还可以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到平台上销售。
总而来说,短快平的暴富时代已经过去,电商企业到了必需修炼内功的时候。赚钱固然重要,但比赚钱更重要的是活得足够久!
作为企业负责人,你必须要根据自己的业务模式以及盈利情况,从顶层架构上提前做好财税合规,规范资金流转,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唯有提前做好财税合规,才能在风浪来临之时无惧冲击!
如果你是电商企业,想了解如何财税合规?请持续关注“电商财税课堂”!

如需了解书籍详情请扫二维码咨询↓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