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2024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论坛在深举办

   日期:2024-04-11 10:49: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13    评论:0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促进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4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指导,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主办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论坛”在第十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期间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20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媒体代表,以及相关业界人士参会,围绕“机器科学家”、“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动向,聚焦深圳“20+8”产业的广阔应用空间,共话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路径。

深圳先进院党委书记吴创之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立足于深圳市的国立科研机构,深圳先进院今后也将持续聚焦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时代要求,坚持科学与产业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助力推进人工智能全时全域应用。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处处长王文华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技术不断拓展应用于各个行业,深圳市也紧跟国家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部署,凝聚多方力量,将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列入“20+8”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从顶层规划出发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本次论坛活动亮点,《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在现场隆重发布。据了解,该白皮书由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先进院指导,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自2014年起连续发布。《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产业链总产值为1797亿元,相比2022年1644亿元,同比增长8.7%,相较于2022年的3.9%,实现了较大幅度回升,增速大大高于深圳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的3.3%,接近于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8.8%)。

论坛现场,在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支持下,由产业集群职业教育基地负责实施的高技能和技术人才的培育载体——“智能机器人产业高技能卓越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了专场发布,正式启动多领域职业群建设工作。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杨保华等领导为来自机器人与视觉、物联网、无人机和增材制造等技术领域的25名专家、3家单位举行了受聘及授牌仪式。

在主旨演讲环节,三位演讲嘉宾分别从产业赋能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科研”、“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应用场景,生动描绘了人工智能落地发展的广阔图景。

深圳先进院医工所所长梁栋研究员在《AI赋能医学影像》报告中指出,医学影像是重大疾病诊断和科学研究的利器,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医学影像链条上的各个方向都带来了突破,报告从智能医学成象、AI算法预测与诊断、医学大模型等多方面探讨了AI赋能医学影像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指出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影像技术做得更好,才能让患者真正受益。

深圳先进院科研处处长喻学锋研究员在《“机器科学家”开启材料数字智造》报告中表示,“机器科学家”的出现推动了材料研发,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材料或者化学合成、生物制造领域中作用显著,主要体现在赋值、赋智、赋能等三方面。在喻博士团队的科研实践中,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为实验与研究赋予数据,赋予自动化的高通量平台,赋予表征各方面的能力。报告同样提出具身机器人有望直接代替人开展实验研究以保障生命安全等,人工智能还将能给更多特定研发场景赋能,极大的提升研发效率。

艾欧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相羽进行了《通用AI革命给机器人带来的变革》主旨报告,从自身科研、工作和创业经历出发,回顾了自身AI机器人的研发历程。并结合当前机器人领域最火爆的“具身智能”概念,展现行业最前沿科研动态和应用场景,探讨了新一轮AI革命给传统及新兴机器人产业带来的变革和影响。

圆桌对话环节,在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副秘书长谭维佳的主持下,来自中科院、海尔集团、雷赛智能等多位知名科研机构与企业专家代表参会,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各个要素环节、行业前景、场景应用与产品落地,以及生态发展建议等话题展开了进一步深入研讨。

深圳先进院发展处处长、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表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大的场景应用的新范式。关键是要把机器人具体应用到自己的行业内部,在不同行业中,其机器的感知和执行是不同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它更柔性,更类似人的动作的习惯,给我们企业、科研工作者打开了一扇新的门。人形机器人绝对不只是一个产品,它是一个生态链,要做到勇于探索、也要脚踏实地,将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技术与具体行业应用场景结合起来。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常琳指出,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发展,本体环节上技术成熟度要提高,这包括肢体环节,核心零部件的性能等等;机器人“大脑”也要实现智能化技术的难关突破。此外除了技术,成本也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杨立望表示,作为为机器人提供核心零部件的公司,雷赛紧跟机器人行业新发展,公司研发团队也即将研发推出一类专门提供给人形机器人的模组模块产品。人形机器人未来能否形成量产,同科技企业对各类资源的调用密不可分,下一步公司也将继续重视技术研发,会联系科研机构和应用场景公司进行联合开发。

海创汇科技创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湾区总经理黄飞表示,目前海尔机器人的产业方向在智能家庭场景,工业互联网等方面,采取在基础的生产环节与厂家进行合作的方式进行发展,从技术再到产品,再到商品,再到用品,每一个阶段都是有时间跨度,基本上每个阶段是三到五年的时间段,很难跨过周期去谈一些很实际的应用,但我们现在可以开放一些场景,作为一个集大成者,组织各个厂家把每一个环节都能连接,综合可靠性、性能以及相关成本要素,对于场景的适应度,开展更多的的探索。

原中兴通讯副总裁,星纪魅族集团联合创始人王勇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增长空间巨大的新型的智能终端产品。从产业链看,人形机器人技术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AI大模型技术也发展迅速,在实现商用的问题上,机器和人之间缺乏一个共同可以去理解的“数机生命体”,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混合智能系统的方式,把“数机生命体”作为接口将机器人与人联结在一起,这是加快商用突破的一个可行路径。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深圳中科创科有限公司承办,深圳智能传感器产业联盟、深圳市深地深海产业联盟、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等协办,论坛的举办旨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和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为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论坛同期,2024先进制造业集群展于2024年4月9-1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举办。本次集群展组织了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广泛对接技术合作伙伴。

中科创客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共同发起成立,是国内首个国立科研机构的双创平台,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核心支撑和执行单位。经过九年来的实践探索,中科创客已探索出一条“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发展道路,建立了基于创新教育和创业培育业务的体系化创新运营模式,构建了“-1-0-1-N”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中科创客已承担国家、省市总计十三个平台建设,分别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众创空间”、“广东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省青年创业示范园”、“深圳市创业孵化基地”、“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深圳市知识产权孵化基地”、“深圳市科普基地”、“深圳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深圳市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和“深圳市高精度高分辨率4D成像概念验证中心”,全面构建了以“创新驱动创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理念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中科创客通过开展大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产业协同、科创活动等业务合作,形成了与产业集团、龙头企业、载体平台、金融机构等百余家单位的生态合作体系;并基于自身创新运营模式,建立了完整可复制、可输出的孵化模式,在全国30余个城市建设了载体平台,以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