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许多人愿不愿意承认,客车行业已经到了难以再有发展的阶段,一方面,现存的客车企业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能活下去就是胜利。另一方面,客车行业的生产企业将会大幅减少,换句话说,今后,市面上也就四五家企业能继续存在。

本想先活下去的企业马上又要迎来一轮新的打击,行业内的一些政策虽然不是为客车行业而制定,但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它的发展。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文,鼓励金融机构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

这看上去是小事,对客车行业还能有影响?对!这项政策虽然看上去事不大,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这预示着有关部门开始救车市、鼓励消费者贷款并减轻其负担。试想,消费者贷款容易了、可以随时还贷了、贷款成本就低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贷款买车,而买车的多了,居民人均私家车保有量大了,客运行业需求就会相应下滑,这就是看似没关系实则有影响的行业新政出台带来的思考。
本来,旅游行业的复苏还会一定程度上刺激到旅游客车的需求量,但私家车越来越便宜让更多人拥有了自己的出行工具,旅游客运仿佛被寄予厚望却发现自己实际上只是空中楼阁而已。此外,公交车不挣钱,许多地区财政亏空没有钱更新车辆,校车更是没有机构愿意经营,昙花一现的定制客运也成鸡肋,客运行业的现状就像那部连续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客车行业!

需要接受的现实是,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出行工具和方式在变化,客车已经成为一部分小众群体出行的工具,可以说,客运的发展与百姓的生活质量成反比,当人人都有自己的私家车时,客运还将继续衰落,已经很难再有刺激到客运大发展的政策或需求,因为人们的习惯已变,即便没有自家车辆的,网约车、拼车也方便,出租车都要活不下去了,大巴车还有生路吗?
客车产品越做越小,搞出口,向卡车等领域横向发展……这都可视为客车行业的自救。但不管怎样,这个行业已经容不下那么多企业了,如果要问5年后哪些企业还在,宇通、海格、欧辉、中通、金龙,也就是这些了,即便是这些头部企业,仅靠着客车板块也已很难活下去,不知道各家的当家人现在是不是已经做好了转型的应对策略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