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披露气候风险
IT行业(战略篇)
微软(Microsoft)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企业,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之一。微软最为著名和畅销的产品为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系列软件,是全球PC软件开发的先导。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公司一直是新技术变革的领导者。
微软公司参考TCFD建议对其气候相关信息进行了披露,本文将介绍微软公司在相关披露的战略部分的内容。
a
气候风险对碳排放相关战略和业务的影响
1. 地缘政治正在影响供应链
世界冲突和全球大流行疫情引发的地缘政治影响已经严重打击了供应链,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和供应商超越业务常规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如在减碳技术方面。
2. 在整个价值链上,排放数据质量需要改善
数据质量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特别是在供应链、资本货物和物流方面。我们更新了供应商行为准则,要求供应商保障其数据的准确性,以提高我们的供应链数据质量。
3. 数据方法将继续发展
数据方法正在不断发展,并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如此。像其他公司一样,我们专注于改进我们的计算方法,领导行业并改善我们数据的可操作性和机会。
4. 企业投资需要扩大新兴市场规模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可持续航空燃料、碳减排市场的期望值正在增加。当我们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高速发展时,我们认为,基于以信用为基础的机制资助可持续航空燃料、绿色钢铁、绿色混凝土和碳减排至关重要,有助于推动这些新兴市场的发展。
5. 降低材料的隐含碳必需成为重点
关键材料(如半导体)的低碳含量解决方案尚未商业化或规模化。我们正在展望跨行业合作伙伴关系,以帮助开展这些战略。
b
气候风险对水资源相关战略和业务的影响
1. 水资源需要集体的解决方案
在流域层面集体解决挑战至关重要。每个人和企业都需要水资源才能生存。我们可以尽可能少地在一个地点使用水资源并回补更多,但该流域仍可能承受高度压力,无法为当地社区提供所需的水资源。
2. 如果企业想要实现目标,需不断增加补给
量,扩大补给范围
补给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缺乏关于其含义、如何考虑其效益、如何作出可信的声明以及如何确保补给投资对高压力流域产生显著影响的指导。此外,许多全球市场的补给项目供应有限或不存在。培育可信的合作伙伴来管理和实施补给项目,以及与非政府组织(NGO)和私营部门实体合作投资创新的改项目,对于扩大市场和集体影响至关重要。
3. 创新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未来几年,水资源挑战将变得更加严峻。如果我们保持现状,将无法为后代子孙保护淡水资源。各组织需要通过投资于效率最大化的项目和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在其自身运营、供应链和所在社区实现创新。在解决水资源稀缺、水质和可获得性问题的过程中,各组织和投资者在提供资本推广相关技术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c
气候风险对废弃物相关战略和业务的影响
1. 循环经济可以降低含碳量
随着诸如设计和建筑等行业围绕着含碳量测量工具进行调整,不仅可以达到循环和减废目标,还可以实现减碳目标。采用负责任的物料管理和循环实践与技术相结合,可以优化物料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
2. 数据获取创新必须优先考虑
需要进一步努力改善废弃物数据。目前,下游系统依赖于材料体积和重量的估计。整个价值链需要进行系统性投资,提供实际和实时的数据,包括收集、处理和材料可用性的数据点。数据准确性的提高将为组织的足迹提供关键的洞察力,指导即时的下一步行动并推动长期的创新。
3. 数据方法必须标准化
为了有效地利用整个价值链的信息,必须引入行业标准,以确保数据的测量和解释的一致性。全球基准、协调的跟踪进展和跨行业的责任将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4. 循环经济转型应该是公正的转型
与代表性不足和资源匮乏的社区进行接触是确保循环经济全面性的必要条件。人是任何经济转型的核心,确保可访问性和公平性必须优先考虑。除了为环境影响采取任何缓解措施外,社区参与和投资对于任何循环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
d
气候风险对生态系统相关战略和业务的影响
1. 采用科学方法保护土地
微软正在采用“最后机会生态系统”框架,以优先选择保护土地项目,并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和地球观测生物多样性组(GEO BON)合作开发保护管理工具。
·END·
资料来源:《2022 Microsoft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Report》
编辑 | 孙雪聪 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本科生
审核 | 何召鹏

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Research Center,SSRC)是中央财经大学成立的跨学科前沿学术研究机构,中心实体隶属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是非官方、非营利性的智库平台,着眼全国、放眼全球,聚合国内外可持续披露、评级、投资等优势资源,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可持续准则智库机构之一,与相关机构平等良性互动,共同引领可持续准则在全球的高质量推进,推动全球趋同、可比、可靠的可持续披露。
中央财经大学
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

扫码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