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文化产业园区巡展 | :文旅花开满城芳: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

   日期:2024-04-02 17:08: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2    评论:0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

编者按:在现代产业体系中,文化产业是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以“轻巧”著称却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文化产业是城市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转型的新增长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江苏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江苏省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并明确文化产业要担当“先行区的先行军”。

大运河与美丽长江的十字交叉,描摹出江苏文化如水般的柔润肌理。“跨江枕河”再加“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力点。随着文化产业园区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攀升,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与城市各方面发展融合度不断增强,有力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江苏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于2022年12月获批“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其所属公众号“你好 小文”将以“文化+产业”为引领,推出文化产业园区巡展栏目,为各地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交流展示合作平台。

今天

让我们走进

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

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纪实

图片来源:搜狐网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位于山东省台儿庄。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共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古城核心区、大战主题区、文化产业发展区、湿地休闲度假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广告会展、艺术培训、健康休闲等九大文化产业。 2020年12月25日,园区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园区以文塑旅复建运河古城,以旅彰文激活地域文化,以点带面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如今的台儿庄古城正加速转型升级,并在厚重与轻盈、古朴与时尚之间,不断谋划契合城市特质的灵动表达。

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

图片来源:搜狐网

2008年,台儿庄依托3000米的运河故道和2平方公里的城市街道,相继修复了古城墙、古码头等遗迹。胡家大院建设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为台儿庄大战中幸存不多的古民居之一。如今,这座古旧民居已经成为活化利用为木版年画、扎染体验展示场馆和传统手工技艺传习所。依托鲁南文化和运河文化,古城新建了一批文化展馆,策划了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展演,让沉睡的历史醒了过来。走进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十余处京杭大运河流域内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店铺被生动还原,600余件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各式招幌令人应接不暇。而在古城内,诸如此类的文化展馆有40余座。

台儿庄古城重建不是“寻风”拾人牙慧,也不是“跟风”东施效颦,而是依托历史遗址并根据遗存史料修旧如旧,把台儿庄特有的运河文化、红色文化、鲁南民俗文化等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筑之中,遵循“留古、复古、承古、用古”的原则,对被战火毁坏的建筑按照“原空间、原尺度、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原地工匠”进行复建,让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基调上复活起来,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同时,实施非遗数字再现工程,实现了传承、保护、创新一体发展。

宜游宜业新格局

图片来源:搜狐网

围绕“大战文化”“运河文化”“鲁南民俗文化”三大主线,园区大力发展了夜间旅游经济与文创产业。

古城立足地方特色,持续打造夜间经济,做好新项目、新场景,以视听优势赋予传统文化全新奇妙的情感体验。夜幕降临,古城墙外人潮涌动,运河两畔灯火辉煌。伴随着鼓点的韵动,古老的城墙和多变的灯光交相辉映,再现当年“一河渔火、夜不罢市”的盛景。东门迎宾秀、西门投影秀、船形街《河·声》沉浸式演艺等成为延续古城文化脉络、强化古城夜游名片的重要表达。近年来,景区“链接”元旦、春节、元宵三大节日,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打造节庆品牌,“到台儿庄古城过大年”成为了枣庄文化和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和好客山东的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搜狐网

古城打造了文创产品集群,创立的台儿庄古城“梦的礼物”文创品牌,推出了近百个系列、数百种文创产品的线下体验和线上销售。吸引了丝绒小鸟非遗传习所、胡家大院扎染体验馆等近百家手造门店入驻,鲁班锁、鲁南玻璃等多种手造工艺品成为热销产品,手造自营店日均营业额达1万余元。景区还依托水乡建筑、闽南建筑等八种建筑风格,打造沉浸式的换装体验项目,推出换装、妆造、旅拍等产品项目,打造“国风”打卡沉浸式消费新场景。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600余家,年实现产业综合营业收入20余亿元,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效益逐渐显现。

经验总结:

文塑旅复建运河古城,以旅彰文激活地域文化

园区对现存的明清水工设施遗址以及清真寺等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遗存等进行了科学保护,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国家文化遗产公园。在这里,历史风貌得到原真性恢复。园区的文化产品体系不断完善,依托丰富的文物遗存和复原的文化街区,大力开展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文化产业。园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成效显著。台儿庄古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龙头项目,对枣庄城市经济转型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台儿庄古城重建之初,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从资源城市向旅游城市发展探索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枣庄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供稿 | 刘雨婵

编排 | 陈洋浪

审核 | 综合事务部

江苏师范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

地址:解放南路246号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