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为国育才,振兴渔业!深圳渔博会校长论坛火热开讲!

   日期:2023-05-13 19:06: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51    评论:0    

渔业产业看未来,人才科创是关键。5月12日上午,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系列论坛“渔粤向未来:人才、科技、产业”校长论坛在深圳举办。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深圳海洋大学的五位校长、书记、筹办人齐聚深圳,共论现代渔业产业和人才培养的前景和未来。深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郑红波,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局长王幼鹏出席论坛。

郑红波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深圳积极落实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抢抓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机遇,集聚国内外资源,加快筹建海洋大学,培养综合性、国际化、高素质的渔业人才。同时,深圳发挥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优势,助力渔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化,推动深圳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在谈到人才供给时,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认为,人才培养需要产教融合,学生要到产业第一线去,通过实践成为真正的渔业人。在技能培养上,我们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水产是交叉学科,单一学科知识支撑不了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所以就需要海洋大学在特色人才培养和海洋学科管理体系上发力,同时企业也参与培养,让学生得到更多成长和训练。

广东海洋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潘新祥提到,现代化海洋牧场要坚持决策科学化、养殖现代化、作业智能化、管理信息化、预警精准化、环境生态化、储运保鲜化、食品多样化,围绕这八个目标,目前广东海洋大学组织了8支队伍,又叫“八路军”。这些方面都需要培养人才,要有一批专业能力强、创业能力强的人才长期在海洋环境里扎根工作。

谈到海洋的综合性,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魏志强认为,海洋是“超级科学”,从监测技术、装备制造到人才培养,都是高度复杂的。育种、捕捞和养殖三大板块之中,育种需要结合生物学研究,捕捞需要人工智能辅助生产装备升级,养殖也和AI大数据息息相关。魏志强认为,海洋产业需要重视第一产业,有了第一产业的产出,就能够带动第二产业的装备制造、第三产业的信息服务产业。养殖需要信息服务,2017年,首次把超算青岛中心、济南中心、无锡中心,三个超算中心专导互联,在“十四五”规划中成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其从芯片、整机到网络所用的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海洋都是重要的发源地。

产业发展离不开高校支持,万荣认为,中国海域从热带、亚热带到更高纬度都有分布,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特性都有所不同。中国的各个海洋大学也应专注自身服务区域和优势,各自把主要负责海域做好才能助力海洋强国整体战略。


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提到,浙江海洋大学曾总结舟山渔场在资源衰退之后的经验教训,提出伏季休渔的资源管理政策,与当今海洋牧场建设依旧关系密切。他提到,正如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所说,渔权就是国权,高校将培养一代优秀青年从事渔业,浙江海洋大学不仅有人才支持,还会通过人工增殖的技术促进舟山野生大黄鱼资源恢复,做最好的海洋牧场。

人才是科技创新之本,科创为产业注入活力。谈到海洋大学整体发展战略,深圳海洋大学筹备办负责人林间院士认为,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背景下,不管是渔业、通信,还是新能源、新材料,高校不仅要做高端科技,也要兼顾产业应用,要“顶天立地”。渔业强关键在于科技强,从入海、造船、储存、冰储到食品工艺,都需要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深圳有着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未来还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学科建设和高校建设,通过人才输出将创新成果回馈给企业和社会,进一步促进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深圳渔业博览会、深圳港集团

编辑:深圳港集团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