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空经济是指依托低空空域,以各类有人/无人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经济形态。随着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全面推进,低空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推动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无人机以其机动灵活、成本较低、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已成为低空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增长点。
二、全球及中国无人机行业高速增长
近年来,全球无人机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根据Drone Industry Insights的数据,2022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达到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22-2026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27.6%。其中:
- 军用无人机领域,美国、以色列等传统强国优势明显,中国目前市占率达17%,排名第三;
- 工业无人机领域,中国市场增速最快,预计2022-2026年复合增速超过5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消费无人机领域,中国龙头企业大疆创新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引领行业发展。
从全球竞争格局看,美欧以军用和工业级市场为主,中国则在消费级市场占据明显优势。但随着中国军民融合的深入推进,军用、工业级无人机发展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标全球先进水平。
三、无人机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显著
无人机产业链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整机设计制造、下游行业应用等环节,带动效应明显。从全球无人机50强企业的布局来看,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投资热度最高,超过60%的企业布局飞控、导航、动力等核心部件。以大疆为例,其掌握了专用芯片、惯性导航、视觉避障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并围绕飞控、云台、视觉等核心部件进行产品研发,构建起强大的全栈式无人机平台。这也为大疆在消费级和工业级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随着产业规模化发展,国内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上游领域,零度智控、亿航智能等掌握了飞控、专用芯片等核心技术;中游领域,极飞、大汉等实现了整机自主可控;下游领域,安谱智慧、大河智鸟等实现了行业应用端的创新突破。展望未来,中国企业有望在更多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推动全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四、行业应用广泛,政用和民用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无人机在国内主要应用于测绘、农林植保、安防巡检、应急测绘、物流运输、航拍娱乐等领域。在政府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地级市各级部门每年就有近2亿元的无人机应用采购需求。典型应用包括:
- 应急侦察:大疆M300 RTK工业无人机可快速覆盖数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形成高清晰度的灾情地图和高精度三维模型,为抢险救援决策和调度提供信息支持。
- 农业植保:极飞P系列植保无人机可实现药液雾滴直径精准控制、飞防作业自动化,每架无人机年防治面积可超3万亩,用工需求减少80%以上。
- 电力巡检:大疆M300 RTK搭载L1雷达负载,可实现高压线周围环境的精准三维重建,大幅提高了缺陷问题的识别效率,同时降低50%的运维成本。
随着低空空域进一步开放和产品性能提升,无人机未来将在城市配送、应急救援、载人出行等更多消费级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据Frost & Sullivan预测,到203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3185亿美元,中国有望贡献其中30%的份额。
五、无人机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
当前,我国无人机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
- 珠三角地区:深圳聚集了大疆、亿航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从芯片、导航到整机、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广州则重点发展eVTOL产业,已布局亿航智能、中科翼飞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 京津冀地区:北京聚焦无人机研发设计环节,中关村地区云集全国80%的无人机科研机构;天津依托无人机产业基地,集聚了一批专注工业级应用的企业。
- 成渝地区:成都依托深厚的航空产业基础,重点布局大型工业无人机,形成了以纵横股份、蜂鸟无人机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重庆正加快建设低空经济示范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未来,产业集群之间的跨区域协同将进一步加强。一方面,科技和人才资源将加速向头部城市集聚;另一方面,各集群将结合区域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实现产业链优势互补。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形成三大千亿级无人机产业集群。
六、无人机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建议精准施策抢占先机
对企业而言,当前正是抢占无人机赛道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窗口期。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另一方面要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动更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实现从1到N的突破。同时还需加强产业生态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构筑竞争壁垒。
对地方政府而言,无人机产业是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建议以下几点:
- 顶层设计:制定无人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聚焦主攻:立足区域优势,聚焦重点赛道,打造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集群。
- 补齐短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采取产业基金、人才引进等方式,精准补链强链。
- 应用牵引:联合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在电力、交通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打造一批示范应用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
综上,无人机产业是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技术进步、空域开放、市场培育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要立足核心技术,加速产品创新和商业化落地;地方政府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只要方向对头、措施有力,中国无人机产业就一定能实现换道超车、弯道领跑,在全球产业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无人机采集、监测和巡查服务、地理信息采集服务,以及数字孪生城市平台、时空大数据平台、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相关的基础数据工程,以及智慧城市业务创新应用层的开发……是邈瀚交付团队的核心业务,专家顾问团队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实践经验丰富,感兴趣合作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电话
: 180-5358-8800
微信
: miaohan_John
邮箱
: gaomiaohan@163.com
使命: 开发创新的智慧城市数字化治理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质量。
愿景: 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数字化治理专家,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智能,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注入智慧和活力。
数字化治理助手整理和精心推荐。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