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会
电商主播言行不当引发投诉
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共同发布了2023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电商主播言行不当引发投诉排名第一。分析显示,2023年,头部电商主播不当行为引发消费者反感事件频现。有知名主播在带货时罔顾消费者对产品性价比的疑虑,发出不负责任乃至要求消费者“反思”的不当言论,引发消费者对主播“傲慢”的批评。个别主播团队抓住部分网友猎奇和“审丑”的心理,以女主播披头散发、装疯卖傻作为“节目效果”完成带货,但此类低俗带货行为越来越引起大多数消费者的反感。这些热点事件显示出,个别电商主播收获“流量红利”的同时,却疏于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乃至在直播间粉丝的正当权益上“做文章”以谋取经济利益。
中消协表示
建议有关部门及行业各方在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时还需着重警惕相关事件所暴露的风险漏洞,形成监管合力,有力回应消费者惩治侵权商家的舆论诉求,为提振消费创造良好环境。
免费领养品种猫,我成了最大的冤种
近日,有不少宠物店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免费领养宠物”。据店家宣传,不论是高品质的品种猫,还是拉布拉多、柯基等品种狗狗,都在可领养的范畴内。此类“免费领养”宠物店虽然喊着免费的口号,但却在每一只宠物上明码标价。店员称这个价格表示把宠物带回家后每个月花在它身上的钱。而这部分钱,需要消费者在领养是开通商家指定支付服务。经过一次签约授权后,将会持续长达24月的每月扣款。以标价为500元的蓝猫为例,24月将总计花费高达12000元,远超正规宠物店的购买费用。另外,即使宠物死亡后,消费者仍然需要每月扣费,若不进行扣费将会影响征信。消费者领养时签署的协议,相当于一个暗向贷款。
专家表示
如果商家在出售宠物的过程中隐瞒宠物的健康状况,以“免费领养”的名义高价出售病宠,即是商家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
专家表示
消费者要对领养的宠物的情况非常清晰,最好可以要求商家出示(宠物)的健康证明,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当这个合同是商家提供的格式版本时,我们更加要看清楚上面的合同条款。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