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膜行业简介
1、什么叫面膜?
面膜是一种贴在脸上的纸片或者膏状物,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胶原蛋白等,能够深层滋润皮肤、改善肤色、收缩毛孔等。使用面膜可以使皮肤得到更好的护理,达到美容的效果。
2、面膜的分类
1)按质地分:贴片式面膜、水洗类面膜,睡眠面膜,剥离式面膜。
2)按状态分:精华液状面膜,乳膏状面膜、泥浆状面膜、啫喱状面膜。
3)按功效分:保湿、美白、清洁、提亮、去角质等。
3、面膜的作用
面膜的作用主要包括补水、去除角质、改善肤质、改善睡眠质量、淡化色斑等,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面膜。
1)补水:面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用面膜后,可以为皮肤补充水分,有助于改善皮肤干燥的情况。
2)去除角质:如果皮肤表面存在角质层过厚的情况,可能会使皮肤出现粗糙、长痘等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面膜进行改善,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3)改善肤质:如果皮肤存在毛孔粗大、油脂分泌过多等情况,可能会导致皮肤状态不佳。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具有补水、清洁效果的面膜,有助于改善肤质。
4)改善睡眠质量:如果存在失眠多梦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精神不佳、身体乏力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具有补水、镇静效果的面膜,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5)淡化色斑:面膜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花青素等成分,患者使用后可以起到一定的淡化色斑的作用。
4、面膜的使用方法
面膜的使用方法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清洁面部:在使用面膜前,应先彻底清洁肌肤,以确保面膜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更好地被吸收。
2)准备爽肤水:在清洁后,可以使用爽肤水为肌肤打底,有助于打开毛孔,更好地吸收面膜中的营养。
3)使用面膜:如果是贴片式面膜,应将面膜展开,轻轻贴在脸上,确保面膜与肌肤紧密贴合,没有空隙。涂抹式面膜则可以直接涂抹在面部。
4)等待面膜吸收:敷上面膜后,可以轻轻按摩面部,以促进面膜精华的吸收。
5)控制敷面时间:贴片式面膜通常建议敷15到20分钟,而涂抹式面膜则可以敷的时间稍长一些。
6)取下面膜:取下面膜时,应从边缘轻轻揭起,并用手指轻拍面部,帮助余下的精华液吸收。
7)清洗面部:取下面膜后,应用温水洗净面部,去除多余的残留物。
8)后续护肤:面膜后,建议使用乳液、面霜等护肤品进行锁水和滋润,以保持肌肤的水分。
二、面膜的生产流程
三、面膜的上下游产业链
面膜产业链覆盖上游原材料、包装,中游为面膜品牌方,下游渠道,再到消费者。伴随着面膜行业的快速发展,代工厂商、代运营商也逐渐成为了面膜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化妆品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生产、品牌、渠道四个重要环节,由于生产成本在化妆品终端零售价中占比较低(仅为 10%左右),品牌商、渠道商所承担的广告营销、租金、扣点与人工费用为化妆品流转过程中的主要花费,故化妆品的定价权主要由品牌商与渠道商掌握。叠加消费者对强大品牌力的认知,品牌商可实现最高的毛利率 60%-80%。相对而言,生产环节盈利能力有限,毛利率通常为 25-40%,但生产端以 To B 业务为主,客户端稳定性较强,成本费用投入也相对固定,整体运营的稳定性更强。
四、中国面膜市场情况
1、2012-2024E中国面膜市场规模情况
2、2020-2022中国面膜线上市场规模情况
3、2022年中国消费者购买面膜种类偏好情况
4、2023年中国消费者了解面膜品牌渠道情况
5、2023年中国消费者对面膜价格的接受情况
五、中国主要面膜企业情况
1、2022年阿里系热销面膜品牌排名
2、2022年抖音系热销面膜品牌排名
六、中国面膜行业展望
目前我国面膜市场中消费者多为女性用户,面膜应该扩宽消费用户,开发适合男性用户使用的面膜,使自身产品多样化,在男性护肤消费市场崛起的加持下,将推动我国面膜行业整体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
按照化妆品的定义,毫无疑问面膜属于化妆品,其管理符合我国对化妆品行业的管理特点。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人体的相应部位,这是我国政府将化妆品列为强制性管理的依据。强制性管理也是我国政府对面膜行业进行管理的基本原则。我国政府对化妆品的强制性管理着重体现在化妆品产品上市前的注册备案制度,其中美白类产品实行注册制度,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实行备案制度。未来我国应该加强面膜行业的产品检测监管,同时,面膜也要拓宽用户规模,开发男士面膜,使更多的消费者投入购买面膜消费中,拉动面膜行业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