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利辛县巩店镇天逸家庭农场食用菌种植基地迎来了一茬食用菌大丰收,走进蘑菇大棚,整齐的棚架上摆满了菌棒,工人们穿梭于出菇架之间,在棚架间轻轻捏住一个已经成熟的菌柄,然后将蘑菇摘下。
“现在蘑菇进入采摘期,生长特别快,每天都要采摘,也会有新菇长出来。”家住魏硕村魏守玉笑着说,“我家就住在这附近,每月收入近3000元,又能上班还能照顾家,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据了解,巩店镇天逸家庭农场现有60余个大棚,占地近130亩,200平方米冷库1个、600平方米无公害菌棒生产厂房1个,平均每天产平菇9000斤,年产量达5000余吨,年产值超2000万元,净利润450万元,生产的食用菌主要销往北京新发地、上海、江苏等地。
农技站站长王付民介绍,食用菌生产通过利用玉米芯、麦秸、果树枝等原料,形成秸秆回收、菌棒生产、食用菌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基地,一年可消耗3000吨废弃玉米芯,利用秸秆6000吨,有效提高了废弃秸秆转化利用。
“我们的平菇品质好、口感好,而且绿色无公害。”在种植平菇棚内,负责人李闯正忙着采摘,他熟练地用手掐住菇根,轻轻一扭,整朵平菇轻松入筐,不一会儿就装满一筐。
“一袋菌棒管理好的话一年可以出5茬,一个菌棒出6两菇,平菇种植简单,见效快,销路也不愁。今年平菇大量上市,目前供不应求。” 李闯充满喜悦地说。
巩店镇党委书记任啦啦说:“通过食用菌产业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40余万元,带动周边120余户群众务工就业,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做大做强做优蘑菇产业,向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并谋划以提供菌棒、农户认领、保价收购的方式,带动村民自愿发展蘑菇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菇’足干劲促振兴,让蘑菇成为村民们鼓起腰包过上好日子的‘富民伞’”。
来源: 中安在线




●胡桂芳 李长田:发展现代菌物农业势在必行——学习总书记“三物循环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一点体会